设置

关灯

第三章 金陵烟雨 第二二节 太子汉王

    历史总是有着惊人的相似,当年朱元璋不是很爽自己的太子,以为太子羸弱,但太孙却让他很喜欢。到了永乐帝的时候,太子朱高炽显然又不能入他的金眼,不只是软弱,而且长的不行,实在是太胖了,还是个瘸子,以至于走多几步就要两个公公去扶,但皇孙却又得朱棣的欢心。所以有的时候,自己没本事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培养一下自己的孩子,从他们身上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同样的故事一直在中国传承,至少当年雍正也是靠着乾隆,得了康熙的青睐。

    汉王朱高煦,朱棣家的老二,生性凶悍、举止轻佻好色,当年朱元璋就很不喜欢这个孙子。洪武皇帝死的时候,各地藩王不得进京,但他们的儿子却被明令进京服丧。朱高煦的大舅徐辉祖早就对自家的妹夫不顺眼,特别注意监视燕王派到京城的三个儿子,结果,这个朱高煦还真是个牛人,居然盗了徐辉祖的马,渡江北逃。逃了就算了,还一杀了不少人,他清楚建文帝是要诛他一家的,所以路上碰到不爽的全都杀了,连驿丞也杀,满朝文武一片指责。

    燕王起兵的时候,老大留在北京城看家,老二老三跟着他打仗,结果朱高煦在靖难中的表现非常的突出。白沟河一战,朱棣几乎送命,好在朱高煦赶到,斩杀瞿能父子。其后燕王东昌战败,座下第一名次张玉战死,又是朱高煦赶到,打败了南军。浦子口,败徐辉祖又救朱棣。成祖朱棣在自家老二身上看到了当年自己的影子,从此多有骄纵,还意味深长的送了老二一句话,“世子多疾”,你大哥身体不好,病很多。言下之意,老子我身体这么好,你大哥走两步都要人扶,他若死在我前面,那皇帝的位置就是你的。而朱高煦亦以此自负,恃功骄恣,多行不法之事。

    成祖即位,不多久就开始讨论立储的问题,朱高煦得到了武将们的一至拥护,其中又以淇国公丘福、驸马王宁最为铁杆,不过朱高炽却得到了文臣的支持。在这里有个掌故,当时有位大臣画了一幅画献给皇上,一只大老虎和几只小老虎,大家还在赏画的时候,解大才子提笔在画上写诗,解大才子不止是对子功夫一流,他的书法也是一时之冠。“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努,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成祖读懂了这诗的意思,于是册立朱高炽为太子。至此汉王朱高煦把解缙恨的一个洞。

    老大当了太子,坐等着当皇上,朱高煦心有不甘,结果他又被封到了云南,苗蛮之地,他更不爽。于是赖着不走,正好皇后又病重,他好象应该在床前尽孝,朱棣也拿这个赖皮儿子没办法,其实也是心里喜欢,于是他就一直赖在了京城,他可没有闲着。武将是老底子,只要一起喝喝酒吹吹吹女人就行了,文臣那边,应该好好下下功夫了。

    很快的汉王找到了一个帮手,都指挥佥事纪纲,此人职掌锦衣卫,这是大明朝所有官员都头大的部门,尤其是文官。

    纪纲平素除了和皇上及自己下属打交道以外,其他时间就是折腾文武官员,自己也算是武人出身,粗通文墨,所以他一直想扎进文臣的圈子里,却不想到,第一次伸脚过去,就被解缙一记打狗棒打了回来,从此看到文人就是恨。

    关于纪纲在解缙面前吃瘪的故事是这样传说的,某日,一帮文臣凑在一起讨论诗词,兴起,大家一起对对子玩,正好纪纲过去凑趣,轮到他,支支吾吾弄不出来,于是解缙接棒“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把纪纲一张老脸弄的红黑。

    从不出京城的汉王得到了一个非常可靠的消息,有个叫王动的,淮左人,名起于长沙,正进入他老子的视野,大有光芒四射,出目前一帮学子文臣的势态。如果能拉拢此人话,日后行大事,则有依仗。消息来源有两处,一处是纪纲,另一处是内府的太监黄俨。明朝这会能称的上太监的不出十五人,也就是说,宫里那一大堆没jb的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