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二节 杀猪称勇

    按着郑和的日程,这次到暹罗还要走访一两个暹罗的藩镇,于是暹罗王安排明朝使团去一处叫上水的地方。上水离都城约有两百多里,那是暹罗最大的红宝石产地,选此地是郑和暗示的,暹罗国上次进贡了很多宝石,永乐比较关注这个,且上水地处暹罗北,离云南不远。对于罗摩罗阇王来说,去哪他都无所谓,反正那些宝石是要作价卖给郑和,在他眼里,郑和大人要看什么也不重要,接待好四处游玩才是最主要的,至少在目前,趁着郑和在暹罗的时候,要竭暹罗国之力结好与明朝,要让天朝的皇帝相信,暹罗这个小兄弟是可以相信的,是听话的。

    因陀罗阇这位王将此时不在国都大城,他和他的军队在离满剌加五十里的一个边镇驻守。知道明朝使臣要到了,暹罗王命他从满剌加撤了出来,作个姿态。这一点曾让因陀罗阇大怒,眼见的就能灭了满剌加国,功亏一篑。暹罗王罗摩罗阇虽然是个太平国王,平庸了点,有点不合暹罗的国力,当然了这个国力是相对他周边的小国而言,他手底下也还有忠心的大臣,左右两大臣中,左相忠心,右相则倒在因陀罗阇一边。罗摩罗阇虽然让因陀罗阇用兵,不过王将及他的随从,特别是那些将官的家属,全被他收罗到了国都大城,由此可见,这个国王也不完全是个笨蛋。大城王国国都里有士兵三千,三千感觉不多,但在暹罗这种国家已经算是很多了,更重要的是,国都连汉人都叫它大城,可见这个城池的规模和气势,易守难攻。

    随郑和上岸的部队共有一万人,其中以神机营和骑军为主,他们全都驻在城外,如同占城国一样,暹罗国也是划了块地给他们,跟着郑和进城的有三百人。大城王国都城里有三千驻军,王城东西五十里处各有一个兵营,那里同样各驻守了三千士兵,不同的是,那里的三千士兵中,配有二十头战象。因陀罗阇手底下有一万士兵,五十头战象。如果王城周边或是王城里的部队并不是完全被国王所控制,那么国王离开都城的时候,将是因陀罗阇最佳的篡位时机。暹罗国约四成的部队全部在这里了,还有两成在真腊边境,余下的是地方酋长的武装。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暹罗国的军队玩的可能都是过家家的游戏,真正在看表演且能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明朝的军队,这支明朝部队无论从数量和战斗力上都远远出了暹罗国的部队。

    暹罗国的接待方案本来是安排右相与王子作陪,随着郑和北上,但又人大臣进言,王作陪更亲善,王以为然。听到这个消息,王动感到有点意思了。王动带来的人,这几天又散出去了,各地考察去了,与上次在占城不同的是,这次散出去的同时都从兵营调了一个小旗的人保护,两三人一组倒有十多人保护,而王动则在等,等何九锡的消息。

    郑和走了,王动和张浩自然也是要陪着,但陈泽和蒋武留下了,护卫也是留下了一半,王动叮嘱他们没有特别的事,不可离开何府半步。何九锡没有传来一点消息,难道这个王将没有现这一战机。因陀罗阇在哪?真的在边境吗?

    因陀罗阇虽然通过何九锡搭上了郑和这条线,但篡位这等大事,具体细节是不会对何九锡透露的,他们之间只是利益往来,何九锡也不是他的心腹。

    暹罗国的风光那可真是没得说,兼有桂林和版纳之美,山清水秀,大叶的芭蕉丛中高脚木屋随处可见。暹罗王及郑和一行人动用了五六十头大象,有点级别的都是坐在大象上面,次点的也是骑马,长龙般的队伍,足足有五六千人。队伍前面有人敲敲打打的开道,路过村寨时,不是看到有人趴地上磕头,就是献食洒水洒花瓣。

    大象背上做了个大笼子,王动这会正坐在那笼子里被大象前后左右晃动着,吹着风,晒不到日头,满目迤逦风光,非常受用。这让他想起了一部片子《安娜与国王》,周润和茱迪福斯特的作品,那里边的暹罗也是诗画船的美丽,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