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二节 东番海战

    在1409年如果有人问王动倭寇是什么,王动马上就会告诉你日本破产下层人与中国海盗的混合军事力量,时常打劫中国东南沿海一带。事实是不是这么回事呢,他也不大清楚,所以他还是要虚心向周围的人学习,而老资格的外交家郑和是选,郑和可是在1404年将兵十万出使过日本的。

    “前朝倭寇已有,初始以劫略高丽为主,后以备元征伐为旨而演化为掠元海境。我朝初年洪武皇帝因遣日使臣被杀而禁海,建文年间,日本国王使臣入朝未受礼遇,永乐初年,有使入朝,足利氏也得了皇上的封赏。日本有奏,倭寇于其国境内亦是不法之徒,后有擒拿二十二贼献于我朝。”

    郑和的官方资料以外,管峻还有民间资料补充,

    “倭寇成分混杂,农民商人武士皆有之,掠夺财富之后,贩卖于日本富贵之家,官府亦不以为意。”

    那么倭寇到底是怎样炼成的呢?这里又要回到前面我们说过的一点点的日本历史,足利义满用了四十年时间,结束了南北朝,形式上统一了日本。这四十年里武士浪人,农民成了武士,战争又造成了更多的人破产,拿起了刀枪。而对于日本这种连铜钱都不会铸造的国家,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中国的供应,特别是货币。朱元璋海禁其实有多种目地。打击日本是其一,重要的是,还要割断明朝百姓与海外敌对势力勾结的可能性。但这海禁对日本的影响太大了,偏偏日本国第一任国王足利义满对中国的文化极为仰目,更喜欢用中国的产品,所以那会上上下下都对倭寇的行径都是不支持不反对的态度,明朝初年特别是洪武朝的倭寇就是这样来地。

    洪武皇帝马上得江山,倭寇怎么抢进来,他就怎么打回去。所以,那会不足为患。但总是讨厌,堂堂大明朝被一个番夷骚扰很没面子。

    可以说海禁促使了倭寇的展。永乐上位时,日本国倭寇到处都有,真地成了一种普遍现象,一个特殊的群体,但这个群体从开始到消失一直都受到上层大武士集团地控制和利用。

    足利义满捧永乐的**,这就不用多说了,当然永乐也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那就是1404年的《勘合贸易条约》。也就是朝贡贸易体制,日本人带货过来进贡,中国这边再回礼一下。一般说来回礼价值远远大过贡品,至于日本带货过来进贡时私底下个人夹带的货物,永乐也是大手一挥,且卖去吧,只要有人要。所以在足利义满时代。倭寇的生存空间太小了,因为日本上层建筑为了保证朝贡贸易的通畅,都表示要制约倭寇,实际上,他们也都是倭寇们的东家。

    不过这会变天了。义满已死。义持上位,他上位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断了朝贡。倭寇的生意又来了。

    东番三屿,黄尾、赤尾和钓鱼,此处是大明朝往硫球国航船必经之地,日本琉球国南下西洋也是必经之处。西洋过来地船,一般走的都是台湾海峡,但这会他们飘到了外面。郑政的饵是两条明朝的福船系的商船,当然其实是战船,但这会外观上看是商船,更重要地是,里面多装了些石头,吃水很深,一付载货很多的样子。

    倭寇船共十多条,打头的也是明朝造的福船,不过一看就知那是商船,因为没有卫墙和炮位。

    是日风和日丽,倭寇看到了羊,郑政也看到了羊。不同的是倭寇靠地是出色地眼力,而郑政船望塔是士兵用的是千里眼。

    “郑大人,来了,十多条呢,都是倭贼。”

    “确定?”

    “确定,那衣服,那胡子,还有那倭刀,假不了。”担任望地是夷洲岛上的渔民。这会看到的倭寇是真倭不是假倭。如果倭寇也有自己的史话,那么他们会以早期对抗元朝的先辈为英雄,把中期打劫朝鲜和中国的海贼大将军当作强盗,后期的则成了中国海盗们的仆从,这有点感叹噢。

    郑政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