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节 到日本去

    南京城里,漕船的大佬们已经在这里集结了议事。三个大湖分舵的老大,几位长老和堂主,当然还有漕帮的帮主。这次朝庭扶持漕帮,漕帮终于有机会洗白了,王动从上次漕帮子弟跟他下西洋就现到了,漕帮这会还真是天下第一大帮,主要是帮众很多。这帮人中,很多是王动的老朋友,有的则是第一次见到,如鄱阳湖分舵的刑舵主。

    漕帮已经派人北上了,一路是从长沙出的,董舵主与王动是最先开始合作的,他们处在内地,所以从长沙往大同,开始打通陆地上的通路;鄱阳湖的弟子把他们的大船从长江口开了出去,与太湖分舵的兄弟们一起北上,寻找一条海路。太湖分舵的实地一段一段的考察大运河,考察完了之后,王动会提请朝庭疏通河道。

    八月是繁忙的一个月分,王动在南京城里忙,在家里忙,各种各样的命令和指示,从南京城往各地。

    这天,严帮主,带着刑舵主和彭舵主给王动带来了一个消息。漕帮北上探路的船飘的稍微远了一点点,在山东外海,碰上了倭寇,漕帮弟子也不是吃素的,各有损伤,不过还好,船还是驶到了辽东。

    漕帮这些人可是没有想到,一向都是他们干无本生意的,怎么一出海就碰到外国同行了。严帮主是带人过来问策的,如果真有倭寇在海上盯着,那么船可能要改装,要加派别人手,要不要水师押货。

    王动听了这事,暗自叫好,刚点了火,就人有浇油了。他差点让郑政扮倭寇去打抢了,没想到还有胆子这么大的倭寇。

    郑和听到王动说这事也是奇怪,不过没多长时间,兵部也有传报这来了。

    漕帮的人可以打着帮朝庭运军粮的名义去踩盘子的。所以出门时有路引,且来头不小,在山东和辽东都碰到了大明朝的水师。明朝的水师也是奇怪,自洪武皇帝海禁以来,海上跑的上千料的大船都是官府的船,怎么会有这么大地商船在海上跑。漕帮与水师一接头,马上就通报身分,并把在海上与倭寇遭遇的事讲了,所以军报也提到了倭寇。

    郑和怀里还揣着皇上给日本国的罪诏,还没送出去。这下又去敲边鼓了。与以前不同的是,洪武皇帝刚上位的时候。根本不清楚日本国内的情况,朱棣上位时也弄不清,王动这边传过来的资料,让永乐摸清了点眉目。原来足利义满不是日本国王呀。日本国还有天王的。不爽,永乐也不满,小小倭奴番国,居然叫天王。当初安南权臣夺位一事,大明朝就出了正义之师,并把安南收为交趾,如今日本国内权臣当道,王室不兴,怪不得这些年的倭寇弄来弄去弄不干净。原来日本国朝庭里面不干净呀。关于权臣这种东西,厉来是君王的大忌,日本国内地局势让永乐有点窝火。

    早先皇上知道倭寇有在朝鲜出没,但山东辽东境内这些年基本没有倭寇,怎么柳升刚在吴淞浙江平了倭患不久。山东辽东又有倭寇了。郑和当然知道要在北征元蒙的事上做文章。林雷满嘴倭寇不除无以成大事地论断,不只是大明的辽东。不只是征北元,不只是下西洋,还有关乎大明朝的面子。

    “倭国弹丸之地,偏于远海,不必在意。”黄淮的意见。

    “名不正,言不顺,无名之师不可兴。”杨荣地意见。

    “坏了纲常,其君失威,其臣无德,理应正之。”解缙地意见。

    永乐已经过两次火了,第一次是倭寇窜到苏州的时候,那次日本国王足利义满绑了人送过来。这事足利义满做的还是很上路子的,永乐在诸多外国使节面前大得脸面。可是,日本国王蒸杀二十多个倭寇头目的余波还没结束,又有倭寇冒了出来,这次成就了柳升的功名。才过去多久呀,又来了,还在北边。看来永乐二年时,郑和使日本国的作用没有达到嘛,日本小鬼子没有被吓到。永乐生气了,罪诏还没出去,又从郑和那收了回来。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