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三节 隔山观火

    王厉等人在多拉克岛上也闻到味道,但他这会不大清楚周边的形势。该章节由网友上传,特此申明特别是这个爪哇国的形势和实力,阿玛开口问他借船的时候,王厉就怀疑上了。

    考虑再三,王厉答应了阿玛,船是不能借给你们,不过,可以帮忙着你运兵,这边出船出人,你们付钱就行了。

    三月风向东南,船往东去还是很快的,只六日左右就到了,但回来的时候,就走的慢了。帮着去运人的都是六橹八橹船,最大的也就是两千料的福船,这船主要也是靠风帆,船尾倒有一支大桨,划起水来颇为用力,非二十人不能动,且这时节,走起来十分的费时费力,不过让他们高兴的是,不知是天公作美,还是计划的准,回来的路上,没几天,风向改了,又是顺风。

    运兵的船几乎是与郑政的船同时到达多拉克岛的,郑政的到来,带来了最新的消息,听了这个消息,王厉笑不起来了。

    在夷州的时候,听将军们讲过在日本作战,但毕竟是人家内战,你去插一脚。这会可不同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且这火好象就是来烤鱼的。

    不过备战倒不用他操心,水战有郑政,陆战有刘山,他基本上还是把郑政护送来的商人工匠招呼好就行了。

    本来,在修浮桥的时候,大家还觉得这个浮桥造的大了些,可这会又显小了。只能命人再造一座浮桥。造这浮桥有点特别,那就是在桥的两头要造地活络一些,这可都是潮汐河。每天都有潮起潮落,桥要能随着潮水上下,而不影响行人。

    工匠一到之后多拉克岛成了个小生产基地了,当其冲的就是军火。伊利安岛上的竹木被大量砍伐,这边匠师选好材料之后,一根竹子换十支箭,五根细木换一支投枪,苏门达腊过来地女倌开始织麻。更大的高炉被建了起来,开始炼铁和铜。烧砖制陶烧瓷的作坊全面的建了起来。这下又吸引了大量的土著往多拉克岛去找工做。

    这股吸人的浪潮,终于引起了阿玛的不安了。他派到多拉克岛上的人很多,连同他的两个儿子。随着大量地技师到多拉克岛,阿玛越来越不安了。他派去的人,学不到什么东西。多拉克岛上大量的作坊靠的是先进的机器。这些是他们怎么都学不到地。你学会了操作机器,但也要有机器才行,一问这机器哪出的,都是龙城,或是大明朝。阿玛有种被骗了的感觉,但这会,他可不能作。虽然这会他已经聚起了五万人的部队,这主要是为了对付满都伯夷,如果顺利的话,也可以此要胁一下汉人,但要看战事的进展情况。大战将近,要的事情是从汉人这里多弄点武器。

    四月十日,伊利安岛西部地活坎岛终于迎来了爪哇人的军队,战船六百条,有多少人还不清楚。这六百多条战船很轻松的就占领了伊利安岛的西哨。接下来。大队人马往东进。

    郑政比阿玛更早得到消息,他们有商船去帝汶岛,结果被爪哇人扣住不放,等爪哇人占了活坎岛之后,商船才被放回。

    多拉克岛上四周都警戒了起来,知道爪哇人要打过来。越来越多的当地人跑到了多拉克岛。似乎他们也知道,这里可能更安全。王厉自然是造单全收。反正这里天热,随便哪一躺都能住人,且他一直在搞建设,房子盖了不少,也缺少劳力。

    阿玛的军队全都驻守在他的部落总部巴迪,这个迪古尔河边的城镇一下子迎来了五万军队,把这个地方塞的满满地。巴迪修了简单的防御设施,阿玛这会也是信心满满,就等爪哇人的到来。

    爪哇人来了,来的是亲王和大王子的联军,共有八万人。这会风向已经改了,整个伊利安岛四周海域都是风向西北,所以自多拉克岛往西北的极乐半岛是顺风,他们自然是要在打完阿玛之后,顺风往西北,去讨伐另一个部落。这一点倒是与伊利安岛上地人猜测地一致。

    主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