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十二节 夷洲经济

    王动一行人在夷洲这附近住了三个月了,他们还在等风,风向不改,他们没法下西洋,在夷洲台湾这里,王动体会到了台风的利害,而且进入到七八月份,至少一个月一次。好在夷洲各城镇的房屋已经全部实现了砖瓦水泥化,所以虽然风大雨大,对房屋造成的损失并不大,但对农田工矿业,那影响可就大了。

    刘老爷子根本没有想到,从长沙市长提拨为台湾省长之后,碰到的最大的问题不是展经济而是对付雨情。他本人兼着民政部部长,慧智和尚这个管着卫生事业的大和尚在得了王动的吩咐之后,到处安排人手,注意雨后,会不会有山洪,会不会有动物的尸体污染水源从而引什么疫情。

    大和尚本来在他的庙里办公,后来事务越来越多,他不得不听劝,到高雄城里住进了所谓的卫生部里。他的卫生部里是夷洲本地土著民族最多的一个部门,但也是最同心同德的一个部门,大家都知道这是在为自己部族里的人办好事。

    最让大家想不到的时候,大老板王动居然对卫生事业也是极有研究,时常做出一些指示,这种指示连刘煮安和慧智和尚都佩服的很。

    机关出身的王动对于管理组织结构的了解要过这会所有的人,后世的中国是大机构小职能,而古代却是小机构大职能。部门虽然小,但是沾着边的全都管。而且是自自觉地去管。王动可不要这帮人做的这么辛苦,他在卫生部试点。除了在各个市镇都有相应机构外,在偏远的部族里,也设专人去负责此事。

    夷洲的少数民族虽然有的对汉人有排斥心理,但汉人开始通过医疗和教育接触他们,取得了他们的好感。接下来的无差别政策更是让他们感觉到了,汉人没有欺他们。更何况,入了兵营地少数民族在接受了文化教育后,都得到了重用,这对他们的鼓励太大了,示范效用。

    “大师,石灰和硫磺够不够?”王动问慧智和尚。

    “不劳王大人操心,各地都有储备。雨前就分了下去。”和尚也没想到这天。王动会特别关心这个部门,在他这泡了一上午。

    “水一定要煮开了喝,林子的山泉虽然甘甜,也一定要教会他们不要喝生水。”

    “呵呵,王大人,就你一句话,郑大人那可是尽了牢骚。”和尚笑道。

    “为何?”

    “刘老大人也是吩咐让生产部多造些水壶,都是无偿放下去的,郑大人心疼呀。”和尚大笑。

    “大师。上回所议的生育一事筹划的如何?”王动问道。“稳婆是聚了不少,不过,大多不识字。很难教化。”这是慧智和尚较头大的问题,“已经开始特色些年青女子专司此事,但需时日。”

    “噢!”王动一直对生死一事很关心,古代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只要在医疗卫生方面注意了,粮食供应跟地上,人口一定会急剧增加地。

    下午,王动回到了自己的部门。财政部。这个部门其实主要是不是他在做事。他把在长乐的刘福拉了过来。刘福是个人才呀,在潇湘记表现不错。到了长乐主事那个货仓之事,与供应商、承包商和当地的驻军、衙门的关系都处的不错。有小六子的基础在是前提,他本人也是表现的不差。王动看着他理财的本事,这才把他吸收到了财政部来,手把手地交他。

    “大掌柜,今年这个洞不知能否填上,这雨下了两个月了,刘老大人让多拨笔银子,慧智大师也要加批款项。”刘福拿着两个部门过来的提议,找王动汇报。

    “陈大人辽东那边有没有款项进来。”王动问。

    “应该就这几天。”陈大人指的是陈泽地叔叔陈贵,他目前在贸易部挂职,他去辽东卖盐,王动吩咐他找矿,在那里现了煤、铁和银,已经开始开采,这几天应该有货送来笑了笑。

    “王大人下南洋今年若是能回,应该也有些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