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十节 海上相遇

    北风还在吹,这就意味着,周满还得要好好的在西洋呆上一段时间。该章节由网友上传,特此申明他的船是可以逆风行驶,还可以由橹船拖着走,但度太慢,反正皇上也没催,不用急。

    周满的郁闷来自暹罗和真腊。因为两国还在开战,名义上还都把大明朝当作是老大,所以这两个小弟一抓到机会就要述苦。在暹罗时,因陀罗便向周满倒苦水,希望大明朝主持公道。断然不提是他自己挑起的仕。这会战事真腊那边占了上风,那暹罗这边就一定要做出一付被欺侮了的样子。

    因陀罗没当着周满的面开口,通过何九锡,唐人新年一过,大量的兵器运到了暹罗。龙城造的,早早就在仓库里放着了,就等着赚这军火的钱呢。不过与龙城自己用的投枪和箭不一样,上面没有工号编号之类,类似于三无产品,看着就象是仿制明朝的兵器一样。但大家都清楚,这种质量的东西,只有大明朝或是龙城造的出来。

    周满进了华州城之后,在那里真腊和吉兰丹的使已经来了多时了。真腊国的使臣一定要见一下的,这个小国对大明朝一向都是很尊敬的。吉兰丹就算了,下西洋之前,周满与郑和有过沟通。吉兰丹、彭亨两国将是郑和四下西洋要出使的国家,这次周满便宜行事。所谓的便宜行事就是看情况,如果周边政治形势不错,那就为郑和出使打个基础,做点准备工作。如果碰到了这种情况,国家在交战,那么就小心一点。能不见就不见,实在躲不过去,那就只听不表意见,不要轻易表态。

    清迈王也察觉到了大城的不安,但他本人胆子很大。根本不放在心上似的。照旧让吴陵去运作,要从龙城买军械。这事龙城那边还真的没乱来,硬是要吴陵问他们要样品。在收到了清迈方面送来的武器样本之后,照着那样,赶了一批军械给他们。对于清迈方面来说。这时不扩张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因陀罗要么把西部让给马来人,要么就是让清迈的势力南下西进。再怎么说清迈方面还认他是老大的,而吉兰丹可是异国小邦。

    最搞笑的是。吉兰丹彭亨丁加奴几个马来半岛的小国居然通过满刺加也从龙城搞了一批武器过去,这样。整个以暹罗国为中心地大战场用的都是龙城出产的武器。大家都以为这是战争地最关键时刻,没人会去在意武器是哪出的,能搞到武器已经不错了。

    北风南吹也把来自夷洲的船队送了下来,这些船上除了很多货品以外,还有来自大明朝潇湘学堂毕业地学员、夷洲的官员和南下赚钱的工匠。学员是过来实习,其中木工班和器械班地学生最多;官员将过来填龙城宣慰司里的空缺,同时,也把夷洲政改地一些东西往南推推;工匠大多来自南京城里的几大匠作,从西洋回去的人在南京城爆出来的购买力刺激了他们。开始的时候,下西洋淘金是京城里很多人不敢说出来地念头,当三湘商行和明龙商行开始招人的时候,报名的踊跃程度让人吃惊。

    开始还有人到永乐那打小报告,但楚王和郑和再三强调。这些匠师是充实到西洋各个朝**的城堡里。为下西洋服务的,永乐自然也就没再过问了。永乐是个精明的人。郑和下西洋的时候,船上的备件多的吓人,比如船舵是按一比五地要求存留备件,也就是说,船上只用一个船舵,却要另外还要有五个备用,坏了可以替换。连锚都是一比三地要求配了三个备用。自从几处基地在建的时候,郑和下西洋地费用减少了三成。一是粮食带的少了,二是备件置办的少了。永乐是不会在意这些细节的,户部和工部把这些数据报上来之后,他就什么话都没用了。只要郑和用人,只要不涉及军事,他都不过问。

    载人的船混在商船一起,过完年后便分别从长乐和夷洲出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时到了占城。在占城上下货之后,便又出往龙城而去。

    师小孟可不单单是个师这么简单的,他研究的范围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