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六节 只谈生意 一

    如果说上次下西洋是踩盘子的话,这次王动下西洋可真的是做足了准备来的。该章节由提供在线阅读明龙商行整整三十船的货呀,三湘商行二十船的货,因为明龙商行控制着进出口,真正由官府出钱去采办的货也就二十船。这次下西洋与前几次不同,明龙商行对内,三湘商行对外,都开始明码的标价招股。而且王动特别吩咐下去,在四夷馆,会同馆,枪炮司,龙江船厂等王动熟悉的部门,更是开出了小股,百两银子就可以投入。当然了,真能投入的都是此当官的,普通的小吏或是匠人根本没有这个股本。面对这些人招股,就是要在金钱上刺激他们,只有一个目的,哪天偷偷的把人材转移出大明朝。这次明龙商行多带了十船货,三湘商行也多带了十船货,货源足的很。

    “材栋,按我想,光买丝绸给番人还不够,还要卖些成衣才行。”半路休息,一个临时的营帐,王动与陈泽在说话,“你看这果脯,农家种杏梅不过几文一斤,制成果脯,几文一两,十倍不止。在寻常店辅零秤几文,装那食盒,美美的配上七种,一个六出梅花盒,便可卖二两银子。再要是香樟木黑檀的盒子,配上雕花,弄个玻璃的罩子,不用玻璃,用个纱罩吧。那就要十几两银子。”

    “静之所言的确有理,只是西洋番人只着片缕,天气燥热,如何教他们看这大明朝的服饰。”陈泽说的是实情,不过他自己一说出来,也就知道问题的关键在哪里了。

    “蒙古人只吃肉喝奶,故此,一定要喝茶。可后来呢,他们也看书,也习得汉人礼仪,也懂人情往来。用瓷器也不曾特别为蒙古人而烧制些什么,他们用的那些碗杯盏碟还不是和汉人一样。”王动还在说。

    陈泽是懂他的意思了。边上几位还没听懂,特别是刘鹰,不过刘鹰也无所谓,他每天固定的要过来陪王动坐坐。听他们聊聊。就刘鹰的身份没有什么秘密,王动不需要瞒什么,可刘鹰本人知道自己的主要职责是保护王动地安全,一般的别人说,他听,只要不是王动点他说话,他都只是听。

    “静之。你说来说去,就是要让番人习得中国仪俗。我看这西洋之地已经没有多大的障碍,但过了锡兰山,不管是吃穿还是番人的样子,都与汉人有异,行事言谈更有所不同,要想教化他们可不容易。”王动关于通过输出奢侈品通过文化输入地方式搞垮别国经济的观念陈泽还是知道的。

    说到底就是文化入侵,就象后世的美国一样。现在的问题是,目前大明朝最为达,各方面都达。西洋南洋诸国还好些,到了中东一看,富人的日子还说的过去。但饮食文化之类与中国差一个档次,这些年地征战又使得在娱乐方面也不比中国强,老百姓那就更是一个天一个地了。选择哪个方面,哪个行业进行突破最好,这是王动和陈泽要考虑的事情。

    “这瓷器和丝绸番人最爱,可以在这方面做些文章。先在这两个方面制出番人日常用度之物,然后再加杂汉人的物件。玻璃,布,也可大量运来。另外还有一个想法,最好是能做吃的生意。”王动提议。

    “呵呵,吃倒是好,一日或两餐或三餐,天天都会饿,不象是衣服。新旧缝补都能对付。”

    “刘大哥你看呢。”刘鹰正打算出去溜一。被王动点了名。

    “做吃的是可以,只是寻常百姓也要有钱去买吃的才行。”刘鹰这句话看似点在了关键之处。王动本来的想法是学学后世的火锅店。拉面馆,fc之类。刘鹰这话给他们小淋了点凉水。

    “也不是不可。上回去苏门达腊。杜板开个饭店就没问题。那里唐人多。当地人也习惯吃些唐人地饭菜。到了新村就不行了。同样地。在旧港。那饭店买卖多好呀。”

    “呵呵。无非就是要选个好地市镇开。”这话说地王动心里有底了。在欧洲。很多地方都是城邦国家。到那些城市里去开店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