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章 殖民帝国 第三节 无处不在

    灵子道长与胡濙大人在九江分成两路,一路走的是江tv找那些以前九江卫退下来的军士,明朝都是军户,退下来后就是在家种田,如果真要是建文余党的话,一定不会老实在家里种田的。胡则亮了身份到了卫所和府衙门去建文帝时期官吏的一些名录,特别是建文帝时在职而永乐上台后离职罢工的有哪些。

    这一查果然现卫所指挥使还在,不过已经调到南昌大营去了,现在已经成了江西都司的同知,牛振武那会是此人手下的千户。胡大人又从九江府到了南昌,走的也是水路,一路上看到的又是漕帮鄱阳湖分坨的漕船。江西也是鱼米大省,这些船上的动的大多是军粮,一部分会北上直沽(天津),另一部分在金陵装船,供郑和大人下西洋调用。

    玉灵子道长在南昌府的时候倒是遇见了新鲜事,他们投的三清道观很热闹,这热闹是一位来自苏州府的游方道士所带来的。这位道长法号悟尘,是丹药派的,他过来南昌府的三清道观是来拉人的,拉的是他当年的师兄,如今三清道观里的职掌丹鼎的悟性道长。当年悟尘道长在炼丹一道上要差悟性道长很多,可这次悟尘道长过来,却带来了很多丹药,有强身固本的,有通气活血的,那些对付鸟蚁虫兽的更是数不胜数。这些就算了,可悟尘还带来了唐代炼丹术家孙思邈《丹房诀要》的集注,这集注居然把里面的丹方都给试炼了一下,还提出了很多新的丹方。

    道家炼丹有内丹外丹之分,悟尘悟性玩的是外丹,玉灵子一派玩的是练气和内丹,通常玩丹丹的更玄一些,他对外丹也懂,知道外丹的妙用。

    炼外丹玩的就是钱,更种丹石原料不容易配齐。丹炉也有讲究,早先一个纯铜制丹炉就值万钱。能把孙思邈的丹给炼全了,别的不说,光医病救人这一项就是大大的功劳,不简单。

    三清道观里的.热闹当然不只是那些丹药和那《集注》,而是悟尘道长力邀师兄跟他去南洋,永乐九(1413年,郑和大人要下西洋,这次是朝庭里征集一些懂丹药术的道士跟着一起下西洋,同时被征集的还有郎中、通译等等。

    征集通译一事不用多说.,胡濙大人也知道,征集郞中以前只限于苏州和长乐两地,这次是面向整个大明朝,可征集道士这就有点奇怪了。听说在阴阳师在船上,这是风水卜算之用,可道士是怎么回事呢?

    很简单,.以前是王动找人来干的活,现在郑和也现了好处,这事由官府主导了。别的不说,从爪哇带回的石料粉加在瓷器里烧出了靓蓝之色,这让长沙官窑里这期的瓷器大放异彩。同时呈报上来的,在西洋小岛中,多有金石,苦于无人能识,无主之物弃之可惜。

    更重要的是,皇上似乎近.来对丹药一事颇有兴趣,一时间宫里的丹炉都起了几座。呈给皇上的丹药自然要慎之又慎,那怎么办,海选。所以郑和马上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个信息,抢先一步动手了。他不是要找人炼丹,他只是要去试,把那些海外的古怪的东西都拿来试试,万一真能为宫里的仙长能备上点好料,也是奇功/

    悟尘道长跟着王动下过一.次西洋,他是茅山道观里推荐过去的,最远到了天方国,在苏门达腊和爪哇等地真的见识到了不少好东西。船队回到苏州后,从刘家港整整拉了二十多趟,才把那些石料拉到京城边上的龙山泥灰厂。在那里,三湘商团与茅山道士们合作的炼丹所大的惊人。炼所把带回来的金石一一检查分类炼制,历其药性药理,整理成文字。孙大家的《丹房诀要》的集注和试炼只是悟尘道长闲暇怡情之作。

    看着自己研究了半辈子的《丹.房诀要》被师弟就这么轻松的注疏了,悟性道长真的心有不服,师弟的本事他最清楚,可没办法,现在人家依托了大的商家,财粮足的很。三清道观还要靠地主和信徒的乐助才能购置原料,这自然是不能比。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