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节

虽然皇上最后很不得已的拿出钱来。但军饷的问题一直是军队的致命弱点。说到袁崇焕袁督师就要提到第三个问题了。用人问题皇上即位至今已经换过换了五十个大学士十四个兵部尚书。他杀死或逼得自杀的官员除袁督师外不下数十人。难道真的说朝廷里就真的没有忠君爱国之臣了吗?说到底还是皇上刚愎自用、生性多疑的性格在作怪。”

    提到袁崇焕张家玉也觉得这事皇上做的过分。毕竟在张家玉心里对袁督师还是很崇敬的。但他还是在嘴里轻声嘟囔了一句:“皇上还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上的。”

    “是的他是算的上是个勤奋的皇帝。可是他的性格再加上现在的局势注定了他是个不成功的皇帝。其实也不全怪他这些都是在我们两千多年帝国的历史上反复出现的死结无数的王朝葬送在这些死结之下。没有约束的权利就会带来没有约束的破坏。”大概是说得太激动了孙露也顾不得禁忌直接称皇帝为他。

    “是啊只有象西方那样建立议会制度来监督皇权才能避免这样的事情生。”陈邦彦也感叹了起来。听了陈邦彦的话孙露不禁感激的看了他一眼。心想:陈大大好样的不枉以前对你的那些教导啊。

    “议会制度?那是什么制度?”罗同天好奇的问到。原来这些天孙露虽然同他们谈了不少的理论。却没有向他们讲解过西方的制度。

    当下陈邦彦介绍起了他所理解的议会制度。当然在孙露看来他所讲的议会制度更象是在讲尧舜时代的那种原始的社会主义。不过这反而更能让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所接受。于是大家都陷入了沉思之中。有象陈邦彦、陈谷子、姚金那样兴奋不已的。也有象罗同天、刘龙、李启新那样感到新奇的。不过张家玉看起来好象还不怎么能接受这些。这也难怪思想的转变是要有一定的过程的。

    “喂你们就别再呆了。我还没讲完呢。至于这第四个问题嘛。就是外患问题。大家都知道关外的满清对中原一直就虎视眈眈。虽然我朝先有孙承宗孙督师后有袁崇焕袁督师这两员大将。但皇上自毁长城的举措给军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先后航海投降满清。这使大明丧失了原本对满清在火器上的优势。现在朝廷和农民军打得不亦乐乎。可别让关外的靼子鱼翁得利啊!”孙露的最后一句话引起了大家更大的震动。

    李启新连忙接口道:“不会吧那满清就那么点人。想我天朝地广物博又怎会被这些蛮夷给灭掉呢?”

    “不孙露说的很有道理。确实会有这种可能。”这次张家玉同意了孙露的看法。其实张家玉熟读兵法又好击剑。做个象霍去病那样的大将一直是他的愿望。所以对于这些年来边关生的几次大战他也做过分析。

    “其实孙露你也不用太担心。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他们带去的那些火器又算得了什么。桃源山庄的火器远胜于他们。山庄生产的火炮质量比起红毛夷的那些火炮强太多了。更不用说威力强大的手榴弹和地雷了。”陈邦彦抚着胡须得意的说道。自从上次见识过桃源山庄强大的火器装备后。陈邦彦就无时无刻的关心着山庄火器的研究。工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天来在工匠的努力下棉花火药的稳定性更高了。虽然威力比原先小了些。但仍是黑火药的三倍。

    “虽然我们有火器。但是满清的骑兵仍是不能小睽的。”看着陈邦彦胜券在握的样子。张家玉不禁担心的提醒道。明军虽然拥有火器但在与满清的作战中并没占多大的便宜。更何况现在“辫子兵”还是大明士兵眼中的噩梦。

    “是的。满清的骑兵的攻击力是大家有目公睹的。我们现在虽然有强大的武器。但也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战术。”孙露进一步讲解道。并拿出了事先准备的资料和沙盘。

    “呼孙露你这次可是有备而来的啊。”刘龙看见孙露一下子拿出那么多的家当不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