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七节

时间里踊跃参加义勇军的青年。这么拼拼凑凑的竟也有了一万二千多人。正好可以组成一个整编师。

    孙露将这一万多人重新划分为三个旅每旅三千五百人下辖三团加旅部直属队----警卫连、侦察连、工兵连。其中三旅为骑兵旅。分设一千轻骑兵和一千龙骑兵。龙骑兵是孙露在那次与张家玉他们商讨未来战术后借鉴欧洲的骑兵制度想到的一个新兵种。龙骑兵佩有钢制军刀不带胸甲;他们属于重骑兵;装备两支枪、一支骑兵用短枪和一支上刺刀的步兵火枪。剩余的一千五百人编成师部直属队下辖----炮兵营、警卫营、特种营、工兵营、通信营、野战医院、教导队。其中炮兵营配有6门榴弹炮、12门6磅炮、6门12磅炮。总共24门火炮。

    三个旅的领导分别是:一旅旅长王兴、政委姚金、参谋李启新;二旅旅长游沛龙、政委陈谷子、参谋梁权可;三旅旅长张家玉、政委李老疤、参谋甄旭升。

    师部直属队领导分别是:炮兵营营长李大福;警卫营营长周志新;特种营营长李虎;通信营营长柴栋;工兵营营长田勇;野战医院负责人德里古斯神父;护士长李凤儿。另教导队直属孙露管辖。

    师长孙露;师总参谋长萧云;师政委陈邦彦。

    不仅如此孙露还借此设立了军衔制度。分为:下士、中士、上士、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准将、少将、中将、上将、大将、及元帅等十五级军衔。军官与士兵的区别主要是在领章和肩章上。

    孙露在此期间实施的另一项措施就是在桃源山庄建立了新安军校。其实在义勇军建立初期就有了相类似的军营学习班。由于那时条件简陋再加上孙露也没有比较系统的教材以及足够的教师。所以并没有建立专门的军校。但经过着两年的展在政治上孙露在陈邦彦等人的帮助下编写了《复兴党宣言》;在军事上孙露与张家玉等人根据中国古代的军事著作结合这些日子孙露和他们讨论的心得整理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军校教材。再加上孙露觉得这些新加入的农民军将领觉悟还不够高。且对于在新的技术下的新的战斗方式还没有深刻的映象。于是孙露就决定了建立这所军校。当然这些农民军将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在回到部队那可就不是原来的配置了。这样一来也能很好的解决这些人的山头主义思想。

    义勇军的这次整编风风火火的搞了一个多月。当孙露宣布整编结束时已经是7月中旬了。此时象湛江、茂名、阳江这种比较偏远的地区的地主们早在农民运动开展后不久就妥协了。这些地区迅的建立起了人民委员会。而象肇庆、东莞、中山、惠州、汕尾等离新安较近的地区在香江商会的影响下地主们也很快的就接受了新安的做法。比较麻烦是韶关、梅州和潮州这三个地区。这些地区封建地主们的势力较大。且香江商会的影响较小。于是在这三个地区起了不同程度的农民起义。特别是在潮州起义农民与当地地主武装间的斗争尤其惨烈。潮州的地主甚至还从福建搬来了救兵来残酷的镇压农民起义。期间在潮州饶平县的起义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失败的。复兴党派去的三个“火种”相继牺牲。连身为“纵火者”的罗同天也差点因此被捕。这次起义的失败致使大约5oo多名起义农民牺牲。面对这样的损失孙露虽然事先也有心理准备。不过这结果仍让她吃了一惊。于是在整编完成后孙露火带领一旅从海路直逼潮州迅的解决了当地的地主武装。续而北上横扫整个了韶关、梅州地区。在义勇军的军事行动下这些地主武装很快就消停下来了。自此整个广东境内甚至部分广西地区都建立起了人民委员会。当然孙露所派去的“火种”们无一例外的都占据了这些人民委员会中的重要位置。不少人都成为了联盟主席。当然在往后的日子里这些“火种”将用各种方式逐步的公开自己的复兴党身份。于是在这一形势下广东的地主们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