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五节 关中日落

刀一扫便斩落了那骑兵的头颅。

    眼看着那大汉左右开攻出入敌阵犹入无人之境李虎不禁高声夸赞道:“米喇印将军好刀法啊!”

    “哈哈这不是李将军。今日一战李将军可把鞑子杀得屁滚尿流了啊。”那大汉见对方是李虎立即一扯缰绳朗声笑道。

    “这次还多亏有米喇印将军的前锋营相助咱们才能将阿济格部整个包了饺子啊。”李虎口中的前锋营正是米喇印所率领的义勇前锋营。明朝在甘州一镇常年设有一回民营由当地回族世袭土官担任都督。其兵马粮草皆是自备并授予参将的职衔。申甲之变后身为甘州回回都督的米喇印拒绝了清庭的招降与册封。带领手下常年在陕甘一带同清军周旋。随着太行义军的逐步势大以及清军的节节败退。两股义军终于会师到了一起。

    “哈哈是啊。老子今天杀的就是爽。只可惜没瞅见阿济格那小子。”米喇印晃了晃沾满血肉的大刀大笑着。

    “米喇印将军别找了。阿济格在这儿呢。”李虎指着地上的尸体平静的说道。

    “什么!这就是阿济格?”米喇印努了努嘴有点失望地拨弄了一下地上的尸体。随即又一个抱拳向李虎贺道:“恭喜李将军手刃敌主将。不如将这鞑子的头颅割下挂在旗杆上吧。鞑子知道主将被杀定会不战而降的。”

    李虎听罢望了一眼地上的尸体生前战功赫赫死后亦不过如此。一个宿将的死亡成就的是另一个宿将的战勋。却见李虎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于是在落日的照耀下阿济格那颗硕大的脑袋便被挂在了明军的旗杆上。

    “英亲王战死了!”噩耗顿时传遍了满清全军重重地挫败了仍然继续苦战的将兵们的意志。满清的噩耗无疑就是明军的吉报。趁胜追击的明军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敌人的。阿济格生死对这场战斗的结局或许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但作为满清入关以来第一个死在战场上的亲王。阿济格的死不仅击碎清庭在山西的统治。更撼动了满清本已摇摇欲坠的士气。

    隆武五年六月初六明第五军团协同回民米喇印部于小五台山歼灭清阿济格部。并击毙清英亲王阿济格在内的清军大小将领数十人。晋察冀各地府县闻讯后纷纷易冠服以明旗相号召。大同、阳高、平阳诸府相继开城投降。六月十七日山西巡抚洪承畴断然放弃山西府太原。仅率领残余清兵五千余人仓皇越长城逃窜入顺德府。至此满清在山西的势力被彻底扫清。明军的炮口终于堂而皇之地架到了满清的卧榻之侧。对于紫禁城中的满清贵族来说英亲王阿济格死只是他们迈向覆灭的一个序曲罢了。

    *******************************************************************************

    就在洪承畴逃离山西的同时西安城下的战局亦生了质的转变。经过六月阳光的暴晒就算临近傍晚关中大地上依然是暑气重重。残阳落日下矗立着的佛塔显得异常的古朴雄伟。这便是位于古城西安南郊慈恩寺内的“慈恩寺大雁塔”。相传此塔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法师自印度归来带回大量梵文经典和佛像舍利为了供奉和储藏这些宝物而亲自设计并指导施工的。历来不少文人雅士都曾登临大雁塔并题名塔壁留念。虽历经世事磨难却依然静静地挺立在关中平原上看着历史一页页的翻过。

    这一日突然出现的一群特殊的游客打破了大雁塔原有的宁静。这群特殊的游客各个身着戎装、配剑挎刀。从他们脸上严峻的表情看完全没有登高远望的闲情雅志。在一行人之中只有为的两个将军似乎还有一些访古的雅兴。此二人看上去年纪相仿都约莫三十多岁。其中一个身材高挑巨耳隆准少须面色白皙神色清朗。另一个年纪稍轻皮肤略黑无须身躯也不甚伟硕但却瞻视顾盼尊严若神。两人在外貌上虽相差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