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二节 除夕笛声

    当新年的脚步渐渐临近时中原的战事也是一再地**迭起。隆武五年十一月明清两军主力隔黄河对峙。清军引水三面环寨一面依托堡垒妄图借此与明军展开持久的拉锯战。面对于清军坚固的工事孙露亦显得毫不逊色。对自己部队的战场作战能力充满信心的她在农历十一月二十五日悍然下令全军从正面强渡黄河攻取敌要塞。在一支人数过自己的敌军面前强渡河流天险并进攻要塞这在当时看来无疑是大胆而又罕见的决策。孙露的这一决定在一开始时甚至还遭到了不少将领的劝柬。可结果在二十五日的孟津之战明军在炮火和烟幕的掩护下成功强渡黄河并击溃敌军。而黄河沿岸驻守的其余数万清军亦在明军渡河后全线崩溃。投降、溃逃、兵变就象瘟疫一般迅在清军当中蔓延。孟津一战不但证明了明军战斗工兵独一无二的战斗力。更证实了孙露之前的种种判断。清军虽然看似人数众多又有坚固的要塞作依托但其在质量和士气上均不及明军。清军的鲁冀防线就象是一个庞大而又臃肿的气球。而孙露所率的近卫军就象是一根尖锐的芒刺轻而易举的就能扎破这个庞然大物。

    面对明军势如破竹的进攻坐镇怀庆的多尔衮起初也大大地吃了一惊。清军事先并未料到孙露的进攻会如此的快、坚决。明军更是在渡河后毫不犹豫地直接实施战役追击力图将突破转变为突进。不过多尔衮终究是多尔衮老谋深算的他很快就站稳了脚跟。并分析出了对手与自身的弱点本质力求扬长避短。经过先前的分析多尔衮同他的幕僚们清楚的知道清军即使能在数量上过明军可在质量上也远不是对方的对手。而明军的隐在威胁则是来自于其背后的朝堂以及过快的进军度。多尔衮和孙露本人一样都清楚此次的北伐之战不单单只是沙场上的争夺其更是朝堂之争的延伸。政局或许能左右战局同样的战局亦能左右政局。因此审时夺度的多尔衮最后决定不与孙露的主力正面过招也不理会山西、山海关等地的求救。而是主动退出怀庆府将战线收缩至卫辉、大名两府巩固防线招兵买马。另派出八旗精锐骑兵偷袭明军的辎重补给滋扰孙露的后路。

    而事实也正如多尔衮所分析的那样由于孙露的主力一路追击未曾休整导致补给线拉得过长后路空虚。这无疑给八旗骑兵长途奔袭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在连续数次成功打击明军补给线后。多尔衮竟也大胆地亲自率军调头迂回突袭陈桥企图切断孙露的后路。

    多尔衮这招无疑正打在了孙露的痛处。虽然意识到了自己目前所处位置的尴尬但孙露也不愿意就此放弃已经到手的战略主动权跟着多尔衮的拍子跳舞。十二月十六日孙露举全军之力不顾陈桥之围转而全力围攻卫辉府以求围魏救赵逼多尔衮放弃陈桥。但多尔衮同样也不为所动。全然不顾卫辉之围的他依旧率军猛攻陈桥。并命令山东的承泽郡王硕塞放弃山东部分要塞转而与其会师大有渡黄河南下围攻开封之意。

    多尔衮的这一疯狂举动无疑打乱了孙露事先的种种部署。无论多尔衮是否真的会渡黄河围攻孙露都不可能对其置之不理。因此在获悉多尔衮与硕塞部准备会师的消息后孙露决定留下张家玉部继续围攻卫辉要塞。自己则亲率近卫师昼夜兼程回援陈桥企图赶在多尔衮与硕塞会合之前隔开这两支部队。这是个极为冒险的决定毫无疑问孙露带去的兵力实在是太弱了。虽然她希望以雷霆般的度和奇袭的心理震撼力来取胜。可以步兵和炮兵为主的明军在缺乏舰队的支援的情况下是跑不过清军的。虽然近卫军尽了最大的努力但孙露的的远程奔袭最终还是晚了一天未能阻止多尔衮和硕塞两军在陈桥的会师。而此时的孙露身边仅1万3千余人。面对多尔衮的6万大军她不得不退入封丘据险而守同时传令山东的姚金率第七野战师火前来支援。

    然而面对人数远劣与己的明军多尔衮这次却显得异常谨慎。清军尽管占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但多尔衮仍然担心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