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四节 君与臣(下)

世政党的影子。而东林党却是在没有受到西方近代化影响的情况下完全由中国本土酝酿而出的政党。它虽然与2oo多年后19世纪西方成熟的资产阶级政党相差甚远。但却丝毫不逊色于同一时期英国的辉格党与托利党。因此孙露实在不愿意看着东林党这支历史悠久的准政党因为一场愚蠢的闹剧而被肃清。

    不过沈犹龙的想法却与孙露大相径庭。却见他恭敬地反驳道:“大人明见。属下确实曾是东林党。但如今东林早已不是当年‘志在世道’的东林了。从崇祯朝起他们便结党营私弄权贪贿。而今更是密谋造反险些酿成大祸。如此**昏庸的社党留之又有何用?说到济世救民。大人您一手缔造的复兴党才真的是在济世救民。正所谓党如其名大人您与您的复兴党不但复兴了大明更是复兴了我汉家江山。属下便在亲眼目睹了东林的**见识了复兴的兴旺才下定决心弃暗投明的。如今天下的士子想必也同属下一样身有同感。他们也希望能加入复兴党追随大人您一起复兴华夏!”

    虽然沈犹龙义正严辞地说了一大堆但孙露对此却颇不以为然。在她看来沈犹龙例举的那些罪行几乎每一条都同样适用于复兴党。甚至复兴党在这方面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本来嘛政治就是充满黑暗与龌龊的。而政党作为政客或其他有志安邦治国和做官谋生等吃政治饭的人谋求赢取公民支持贯彻主张施展抱负的组织形式自然也干净不到哪儿去。唯一的区别是复兴党现在是赢家而东林党则是一败涂地的输家。想到这儿孙露便不置可否地回应道:“沈大人此言差矣。东林党虽自崇祯朝后日渐低弥**。但其中亦不乏忠义清明之辈。象是陈子龙、朱舜水、沈廷扬等大人都是朝廷的栋梁之材啊。可见东林党还未到不可救要之时。”

    “相大人正如属下刚才所言一个君主不能太过于仁慈。大人您不能因为少数几个识时务的东林党人就同情整个东林党。属下的意思并不是要大人您肃清所有的东林党人。而是希望大人您能彻底取缔东林、复社等社党。这次南京的叛乱已经证明东林等社党乃是破坏朝野社稷安定的逆党。若存一念之仁留此逆党在世则无疑是在养虎为患。士人们结党营社本就是为了清议朝政裁量人物。而大人您亲手缔造的复兴党完全能满足士人们的这个愿望。过多的党派只会让朝堂陷入无意义的党争之中徒增不必要的烦恼与争论而已。大明合法的政党只要一个就够了。至于那些东林党徒只要他们能识时务肯回头是岸。大人您大可再给他们一次机会。这既能彰显大人您的大肚又能为朝廷留住栋梁。”沈犹龙苦口婆心地劝柬道。

    面对沈犹龙这一番越说越激动的肺腑之言孙露心中不由地泛起了一种莫名的怅然。掐指算来复兴党成立至今已有九年了。早些年复兴党刚刚成立之时在这位沈巡抚的眼中不过是个极不安分的民间团社。参与者也都是些农民、商贾以及一些激进的书生。就算是在当初隆武帝登基之时复兴党在许多人眼中依旧还只是一个偏南的小派系。是地方色彩浓郁的粤党。但如今的复兴党早已脱了岭南的狭小范围。在这短短的九年的时间里它不但吸收了来自全国各地、士农工商各个阶层的人物。更吸引了陈子壮、沈犹龙、汤来贺等知名的士大夫6续加入其中。可以说没有这些士大夫的加入就没有复兴党今天的枝繁叶茂。但他们在努力使复兴党本土化使其为主流社会所接受的同时亦让复兴党渐渐偏离了孙露当初的设想。孙露不知道这种变化算是复兴党腐化的象征还是其真正成熟的表现。

    但不管怎样现在的复兴党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影响范围上都无可非议的成为了权倾朝野的第一大党。已然以天子门生和胜利者自居的复兴党人亦不肯再象以前那样同别的党派分享权利。作为复兴党骨干的沈犹龙等人既没见识过现代民主政体也不知道什么两党制、多党制。因此在彻底夺权之后深受**传统影响的他们本能地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