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8节罗马交流鸡同鸭讲萨城参观艳惊四座

络腮胡子的中年科学家正陪同斐迪南二世与中国使节逐层参观各类气象仪器。不知是为了向中国人展示斐迪南二世的这项丰功伟绩还是出于欧洲科学家对东方学术的轻视中年科学家始终已一种高傲地姿态向众人讲解着眼前每一台仪器的功能。虽然那些仪器对于中国使节来说并不新鲜甚至有些还落后了一些。但杨绍清等人依旧以东方人特有的矜持虚心倾听着对方的讲解。而那个中年科学家却丝毫没有觉察到这些。当众人来到顶层时他又一次傲然的指着最上方的一架仪器得意的说道:“这是周摆式风力计由意大利著名的气象学家丹蒂于157o年明。当然我知道你们东方人在公元前2世纪就有了测风器。不过这台不同它代表着欧洲的智慧。它使测风开始进入了具体计量的阶段。可以说这是测风从定性到定量的里程碑。”

    “先生我们知道这是周摆式风力计。在中华帝国都南京的钦天监测量站中就有一台。”受不了对方挑衅语气的顾炎武用刚学的拉丁语冷冷地提醒道。

    “哦是吗。那应该是哪儿一位传教士带去的吧。”中年科学家不置可否的说道。

    “博雷利教授在贵客面前请注意你的言辞。”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属下的张狂一旁的斐迪南二世尴尬地向杨绍清等人笑道:“很抱歉博雷利教授脾气就是这样怪异的。”

    可博雷利教授却毫不畏惧的回敬道:“大公殿下我只是在说实事罢了。”

    倒是一旁的杨绍清谦逊的微笑道:“大公客气了。其实博雷利教授说的也没错。南京钦天监测量站的周摆式风力计确实是耶酥会士赠送的。不过我们自己也研究了一些简单的气象仪器。希望能得到欧洲气象学者的指点。”

    “是东方的气象仪器啊。那太好了杨副使就让我们看看你们精美的仪器吧。”斐迪南二世跃跃欲试的点头附和道。

    一旁的博雷利教授听罢先是狐疑地楞了一下继而又颇不以为然地昂起了头。而在场的中国使节则个个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神色。他们对中国仪器的自信丝毫不亚于博雷利教授对欧洲科学的自负。于是在众人的企盼下一台一人多高圆筒型的仪器很快就被四个大汉运上了气象台。眼见这么一个大家伙摆在了自己的面前斐迪南二世与他的近臣们立刻便好奇地围了上去。

    “杨副使这是什么?难道说是你们东方人用来占卜天气的吗?”斐迪南二世抚摸着仪器天真的问道。

    “大公这不是占卜的神器。这是雨量计虹吸式自动雨量计。它由承水器、浮子室、自记钟、虹吸管等组成。”杨绍清粗略地介绍道。

    “自动雨量计?你是说自动?难道说这东西能自动做记录吗?”听杨绍清这么一介绍博雷利教授的嘴角不由浮起了一丝轻蔑的笑。他认为杨绍清完全是在胡诌。不可能有机械可以自动作记录除非被施了魔法。不过他从很久以前起就不相信这世上有魔法存在了。

    面对博雷利教授疑问杨绍清只是礼貌的歉了歉身然后亲自开始向众人演示起来。却见他先是往承水器里倒水将自记笔笔尖调节至零线再固定好。然后他向侍从示意取来了一杯清水并向众人解释道:“我现在已经调节好了零点。假设这杯子里的水就是雨水。诸位请看。”

    杨绍清说罢便将清水缓缓注入了承水器。虹吸管排出的水使得浮子上浮带动了导轮导轮又带动了自记笔。此时神奇是事情出现了自记笔像是中了魔法一般在自记纸上留下了红色的印记。在场的欧洲人均以惊讶的目光看着这台不可思议的仪器。博雷利教授虽也很受触动但他显然比其他人要镇定的多。只见他又仔细地打量一番雨量计后皱了皱眉头向杨绍清问道:“靠的是虹吸原理?”

    “是的虹吸原理。不过这东西还不够敏感雨量不够大时几乎没有反应。”杨绍清略带遗憾的说道。

    “杨先生如果您有空的话。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