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53 剪羊毛王公开财路 窥资源沙俄又探手

衣装。当然这时候它们的价值已远远出了当初它们离开草原时的价值。

    毫无疑问羊毛交易就像是一剂强心针一般让饱受战乱蹂躏的北方地区迅繁荣了起来又像是润滑剂一般缓和了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之前紧张的气氛。而这条由香江商会与蒙古王公们联手开启的羊毛之路也让渤海自此有了另一个别称----羊毛海湾。

    当然就夏完淳来说他并不十分清楚羊毛贸易对中华帝国的重要意义。只是隐约觉得无论是朝廷、商会还是科尔沁的蒙古贵族都十分重视这项贸易。自己在此驻守与其说是为帝国护卫边疆更像是在为羊毛商人们护卫自家后院的牧场。

    正当夏完淳下意识地皱起眉头之时不远处的高地上又冒出了一支长长的商队来。通过望远镜夏完淳能清晰地观察到对方的人数和规模。显然从他们的服饰来看这应该是一队来自北方捕鱼儿海(贝加尔湖)的马帮。虽然草原上秋季的剪毛节早就结束了但依旧会有这样的马帮络绎不绝地从北方6续赶来。这些人大多是大漠深处小部落的牧民。消息闭塞也没有王爷、土司来管辖。一般部落都会选几个代表将部落所产的羊毛、羊油、兽皮等物品运来这里与商人交换茶、盐、布匹等日用品。既然没了王公头人们在中间盘剥这些牧民的出售的物品自然会比市场价便宜许多。于是他们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最受库布勒哲库堡商人们欢迎的人。

    不过作为库布勒哲库堡的守备夏完淳上尉可不会因为这些人受商人欢迎便敞开堡垒大门大大咧咧地放他们进来。在他看来这些人不仅是“鞑子”还是野蛮而又未开化的“鞑子”。谁知道一旦他们进了城还会闹出什么事端来呢。同往常一样出于安全考虑夏完淳示意堡内巡逻队出击迎接马帮(挟持?!)在堡垒外空地上安营扎寨。而他本人则在城头上一路观察对方的是否异常举动。在看见马帮接受命令顺从地在堡外扎寨后夏完淳这才跟着放下了心来。不过他的心头却又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惆怅。难道说塞北从今往后就真的太平无事了吗?

    当城头上的夏完淳为自己难有用武之地的军旅生涯长吁短叹之时城外却有一双阴沉的眼睛正冷冷地打量着高地上那座戒备森严的城池。这目光来自于一个身材魁梧批着灰色毡毯的男子。从他那坚挺的鼻梁、棕色的卷、以及那双栗色的眼眸似乎并不像是一个蒙古人。可那蓬松的大胡子却又将他的脸遮去了一大半加之他总是微微地着头用毡帽遮住自己的视线。这乍一看还真难分辨他到底是那儿的人。

    此时将心思花在检察马帮货物上的巡逻队似乎也没有注意到这么一个人的存在。在现没有违禁品后他们礼貌地嘱咐了几句后便调头回了军营。眼见通过了检察众人立刻就开始卸货的卸货搭帐篷的搭帐篷生火的生火像蚂蚁一般忙碌起来。而那灰衣服男子虽然也在帮忙卸货可他的目光却一刻都没离开过远去的骑兵和高地上的堡垒。心猿意马的他仅搬了两包皮草便一屁股做在一旁的岩石上抽烟歇息起来。对于他的偷懒举动周围的人仿佛都视而不见依旧各归各地干着自个儿的活。却见此时一旁的另一个大胡子男子点头哈腰着凑了上来压低着声音在那男子的耳边报告道:“老爷一簇毛从几个土著口中打听到高地上的堡垒名叫库布勒哲库。刚才来盘查的骑兵就是堡垒里驻扎的军队。”

    “这我知道。尼索夫拣重点说。”灰衣男子不耐烦的磕了磕烟锅子道。

    “是老爷。土著们说堡垒是汉人造的。守卫并管理堡垒的是一个汉人百夫长。城头上架有三门大炮。从刚才骑兵的装束来看他们不想是普通的鞑靼骑兵而且每一个人身上都别有火枪。”叫尼索夫的男子唯唯诺诺的点头道。由于蒙古人没有上尉一说而库布勒哲库堡又有三百多驻军。因此周围的蒙古人想当然地便给夏完淳灌了个百夫长的头衔。

    “汉人?不是鞑靼人?我看他们长得都差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