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02一体化百族汇中华 锻心志皇子入军校

今归降的满州各部早已以各种方式溶入了中原大地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汉人一样安心劳作。事实上而今的中华朝已无满人一说亦无民族之分。在记录帝国人口情况黄册上除了相关的姓名、性别、生辰、籍贯等基本讯息外另加上了一条族裔。族裔顾名思义就是指一个人是哪儿一族的后裔。因为依照《弘武宪诰》上的记述中华帝国的国民统为一族即中华民族。根据国民祖上族群的不同又分汉裔、回裔、壮裔、苗裔、蒙裔等等百十多个族裔。族裔随父系仅代表国民的宗族溯源。正如一个蒙古人在正式加入帝国国籍宣誓效忠帝国成为帝国国民后其即为中国人为蒙裔中华族。这样一来与中东、印度、东欧乃至尚未归附中华朝的西蒙古人便有了有力的区分。而满州各部本就是由女真、蒙古、汉等多个族系组成的。现今重新登记入黄册自然就都成了女真裔、蒙裔、汉裔了。

    对此原满州各部均显得比较平静。因为在四十多年前他们本就是零散分布的族群。对于他们来说是随努尔哈赤剃异服成为旗人还是在中华朝的统治下成为中华族都没多大的差别。反倒是中原的某些汉裔特立独行者声称自己是轩辕裔、商裔、周裔诸如此类名目繁多。对此多数登记户籍的官员有的会狠狠地呵斥这帮酸儒将其族裔登记为汉裔。有些则干脆就按对方报的登记。反正这些五花八门的族裔相对与汉裔来说简直是汪洋中的一滴水用不了几年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对于博洛等人对新身份的认可孙露自然是欣慰不已。因为这正是她所期望出现的结果。却见此时的女皇陛下挥了挥手淡淡地说道:“哎咿该是谁的功劳就是谁的功劳。有什么不好居功的。不过朕倒是想问问将军如何看待你的这些学生?如果让他们去大漠与那里土生土张的骑士比较又当如何?”

    “回陛下应该是各有千秋。草原上的骑手自小在马背上长大。日常的放牧狩猎便是他们的例行训练因此他们的行动早已同马匹融合在了一起。但这些骑手一般只有在部族头人召唤时才会集结为一支军队统一行动骑手与骑手配合缺乏默契。而我军的骑兵在单打独斗中或许不是草原骑手的对手但作为一个整体却训练有度配合默契行动得更有效率。因此真要到两军对垒之时还得视具体作战情况而言。”博洛根据自己当年与蒙古骑兵的作战经验粗略的分析道。其实这些年来帝国诸多将领可没在这方面少花心思。虽然中华朝立朝五年来仅在剿灭孙可望部时在西南动过兵势。但众人均知帝国的战车并不会就此停歇。因为如果仅是为提高帝国邮递效率是根本不需要从西北、乃至海外引进大批种马对军马进行改良的。

    “是这样啊。”孙露颇为感悟地点了点头。一旁的史可法见状则适时地向女皇劝慰道:“陛下不必多心。我朝能在中原训练起如此骁勇的铁骑实属不易。当年的汉武帝也不过如此啊。”

    “是啊陛下。其实中原人与大漠人之间体质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关键是生活习性与马匹改良。只要有充足的训练和良马配种改良。单兵作战上便不会有什么太大差距了。”博洛说到这儿不由指着一旁的小皇子举例道:“陛下小皇子今年八岁不也和草原上的孩子一样擅长骑术了吗。”

    “他那是胆子大些再加上有人教他骑马罢了。哪儿算什么的骑术啊。不过博洛将军有一句话说得朕中意。那就是练有度配合默契。想来这便是职业军人与牧民之间的差别吧。”孙露说罢回头望了望精神抖擞的儿子说道:“轩儿想不想以后也像这些哥哥那样骑大马?”

    “回阿母想。”杨禹轩礼貌的回答道。

    “那好明年轩儿就叫名十岁了。到那时候你就像这些哥哥们一样进入帝**校就读吧。”孙露信誓旦旦地宣布道。

    女皇这突如其来的决定让在场的众人当场都楞在那里。什么?要将皇长子、未来的皇太子、帝国未来皇帝送去军校念书!这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