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19藩属国四方来朝贺 男爵爷惊羡中华制

的脸色又再一次地变得难堪起来。

    正当达德利男爵内心前后矛盾之际门外忽然传来的庄严的鼓声。在场的贡使们立刻停止了互相交流一个个神情严肃地开始整理自己的衣冠和贡品来。意识到国会大典马上就要召开达德利男爵也立刻便将刚才的诸多胡思乱想抛到了九霄云外跟着站起了身随着众人井然有序地从偏厅鱼贯而出向着议政大厅走去。

    由于各国贡使进入议政大厅时中华帝国的国会议员们早已入席就坐。因而达德利男爵等人几乎是在七百多双眼睛的同时注视下穿过议政大厅就坐的。如此规模的议会在欧洲并不多见但相比中华帝国那让人难以想象的辽阔疆域在场的国会议员的人数又似乎略显少了一些。从一些中国官员的口中达德利男爵得知中华帝国的每个省份、宣抚司最多只有三十个国会议员名额。而这些东方的行省却都要比整个联合省大出数十倍甚至数百倍。因此达德利男爵不难想象到在坐的这些中国议员在他们各自所属的省份拥有怎样令人羡慕的实力与名声。

    这种由精英把持的国会显然不是欧洲共和分子们所向往的代表全民的议会。但来自荷兰的达德利男爵却对中华国会的这种设置十分赞赏。作为一个贵族出身的奥兰治派达德利男爵坚信一个国家必须要有一个强而有力的权威才行。而现在的荷兰之所以会沦落到如此被动的地步完全是由于国内那种不正常的“无执政状态”造成的。

    须知在荷兰虽然没有世袭的国王却有近乎世袭荷兰执政位置的奥兰治家族。因而奥兰治派也可被称为拥有荷兰特色的“保皇党”。他们甚至还真的策划过让荷兰执政威廉二世登基称帝的计划。然而威廉二世的突然病故使这一计划泡了汤。而荷兰的三级议会趁机废除执政一职将行政、军事、司法等诸多权利收归于手。使之成为了这个时代最强势议会。可好“景不长”的是这一次的英、荷战争却充分暴露了这种议会独掌大权制度的脆弱性。盛极一时联合省在战场上面对克伦威尔独裁统治下英国丝毫没有招架的余地。一败再败的战绩同时也让国内共和分子的声誉一落千丈。沉寂多年的奥兰治派则趁此机会在联合省各地四处活动起来。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达德利男爵的中国之行。

    在奥兰治派看来现今只要能从议会手中收拾完残局那国内的舆论和民心就会倒向他们着一边。这样一来他们就完全有本钱将那些自称“爱国者”的共和分子赶出阿姆斯特丹及海牙的议会并恢复荷兰执政之前的地位。为此花再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至于磕头、纳贡、称臣之类有失一国尊严的举动回去之后都可以通过各种粉饰来掩盖。对于远在地球另一头的荷兰民众来说他们只需知道奥兰治派完成了一次伟大的外交活动为联合省在东方找到了一个实力强劲的盟友。这个盟友将帮助荷兰摆脱目前的困境让战争迅结束让商人可以继续做生意让渔民可以再次出海打渔这就够了。至于“卖国”一词对于国家概念本就不强的荷兰人来说只要价钱合理卖一两次也是无伤大雅的。一想到这些达德利男爵立刻就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为自己接下来的表演做起了准备。但在那此之前他却得要先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观摩一下这个时代最强势君主制国家国会的开幕仪式。

    估摸着大约过了二十分钟左右众人期盼已久的女皇陛下终于在诸多大臣们的簇拥下和几个佛教僧侣一起出现在了议政大厅。这位拥有全世界最大帝国女士的驾临一下子就使得先前已经肃静异常的国会带上了一丝神圣的气息。在庄严的鼓乐声中在场的所有人都起身向端坐在黄金龙椅上的女皇鞠躬行礼。在完成了这一恭敬的礼仪之后紧接站在女皇身旁的国会议长便高声宣布会议正式召开。

    依照中华帝国的规矩在头一天的国会上得由上一届的内阁相当中宣读内阁在之前五年所完成的一系列政绩以及财政状况。虽然达德利男爵听不懂台上哪个老年官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