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57红海畔苏莱曼起事 南京城弘武皇定策

系。据悉鄂尔多斯、土默特、喀喇沁等蒙古诸部之中都有部分头人或是王公在与准葛尔人暗中接触。如果朝廷不尽快采取行动进行补救的话势必会给我军日后在蒙古的行动带来诸多不便。此外据归德城的战况来看准匪阵营中应该还存有一支规模约千人的沙俄雇佣军。”

    眼见萧云硬生生地就把话题给转了过来。张家玉不仅听着刺耳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作为6军尚书东赛汗一战已经给他带来了不小的打击。如果能救回一部分残部甚至只是几个士兵对他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可在萧云口中那四百多条性命却像是草芥一般被一扫而过。虽然在理智上张家玉也知道萧云的说法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在情感上却依旧有着深深的抵触。却见他当即便接口道:“话可不能这么说。如果有机会的话那当然是能救多少是多少。他们可都是帝国的子民如果让他们的家属知道军部有意见死不救的话该作何感想。”

    “张尚书我所知道的是他们都是帝国的军人。一切都得为大局着想。如注定是要牺牲的话那为帝国而牺牲不正是军人最高的荣誉吗。”萧云眉毛一挑道。

    “哦?萧尚书什么时候也学会说那种冠冕堂皇的话了?”张家玉冷笑着反问道。

    “好了两位卿家请冷静一下。”面对两位臣子针锋相对的态度孙露不禁开口阻止道。其实她也心知以现在并不是讨论是否解救一支失散辎重部队的时候。虽然这么说有些残酷但现实却容不得她有半点儿多余的同情之心。于是孙露也暂时把她的人道主义精神搁在一边专心致志地同自己的臣下讨论起眼前的当务之急起来。却见她回头便向一旁的张家玉询问道:“察哈尔那边对此事有什么表示吗?还有那沙俄雇佣军又是怎么一回事?”

    给女皇这么一说张家玉也不好再坚持只得深吸了一口气如实汇地报道。“回陛下察哈尔汗已派人向朝廷解释有关赛音诺颜部诈降一事他们事先并不知晓。在卓特巴巴图尔进攻苏尼特之后察哈尔部也与科尔沁部积极出兵配合我军阻击准匪南下。至于那支沙俄雇佣军应该是来自雅库次克的远征军人数约在二千左右。据悉之前在贝加尔湖击溃土谢图部两万大军的就是他们。”

    “两千击溃两万?真是一个让我军羞愧的战绩啊。卓特巴巴图尔次此取道东路的做法本就在军部的意料之中。但因为刘宗亮的错误指挥才造成了现在我军在蒙古的尴尬境地呢。”孙露沉吟了一声感叹道。

    “陛下不必太过感怀。其实就军事上来说东路军的此次战败并没有让准匪扭转战局也未打乱我军之前的部署。准匪现在只是借其马上的功夫窜入长城一线耀武扬威了一番而已。仅凭那几小股骑兵根本不可能对沿途关峄城池产生威胁。”张家玉连忙解释道。而事实也正如他所言的那般。凭借着犀利的火炮以及专业的军事筑城技术张家口与归德等城轻而易举地就击退了准军的数次进攻。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之后准军也确实已经有好一段时间没有再来围攻中华军的城池了。

    “可是现在的问题是东路军的战败是不争的事实。无论卓特巴巴图尔这次的进攻是威胁到了帝国的安全还是只是在隔靴挠痒在帝国的百姓的眼中都是军部无能的表现。这种恐慌与不满最终会演变成对战争的厌恶。一但民心思变一心求和。到那时候就算是我们有十足十的把握打胜这场战争也得放下架子同准葛尔人一起坐下来谈判。这可能就是卓特巴巴图尔最希望看见的情况了。”萧云直言不讳地点明道:“因此臣以为朝廷还是应该严肃处理此次事件给百姓也给盟友一个完整的交代。再说战场上的事谁都不能打包票说万无一失。”

    “恩萧尚书言之有理。确实这些年来帝国的大军一直都顺风顺水以至于养成了诸多将领目中无人、刚愎自用的态度。可以说这种骄横的风气才是导致此次我军惨败的罪魁祸。不以此次事件为警示纠正军中的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