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75满州残部就地出家 蒙古王公献贡归顺

竟此刻多尔博所面对的不是一个普通的贵妇而是堂堂的中华帝国皇帝。就算不用敬语也容不得他如此挑三拣四。于是在父亲等人严厉的目光下多尔博紧跟着便不再废话而是老老实实地回到了队伍之中。

    眼看着顺利处理完满州残部事宜孙露很快就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蒙古诸侯的身上。毕竟多尔衮等人只是一个开场那些蒙古王公才是她此行的真正目的。于是孙露当即向众人宣布道:“诸位也不要都傻站着这里还是快进城吧。”一旁的司仪听罢连忙会意地高声喊道:“起驾!”一时间刚才还蜂拥成一团的众人立刻就兴高采烈地簇拥着女皇与皇夫鱼贯着进入了归化城。

    翌日女皇在城内的总督府正式接见了蒙古王亲贵族。作为向天朝致敬称臣的礼节与会的蒙古贵族们代表部族逐一向女皇进献了各自带来的贡品。最先奉上贡品的依旧还是科尔沁亲王吴克善。这不仅是因为科尔沁是蒙古诸部中最先向中华朝称臣并接受亲王封号的部落。更重要的是科尔沁部在这次与准葛尔军的作战中出力最多战功也最大。吴克善与朝廷的关系自然不是其他蒙古王公可以比拟的。

    不过吴克善所进献的东西倒不比其他蒙古王公丰富多少。但这并不会引起弘武君臣的不满。这一来是出于天朝上国的自傲二来则是中华朝这些年从科尔沁获取的利润早已远远出了在场其他蒙古部落所纳贡品的总和。所以这些贡品礼节上意义远大于其实际的价值。当然就孙露本人而言她并不赞成科尔沁诸部向朝廷纳。毕竟纳贡一说往往指的是藩属国对宗主国而言的。孙露不希望保持这种名义上的朝贡关系。然而蒙古人那边似乎将这件事看得很重。对此孙露与弘武内阁也不想操之过急而是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加大这些地区税收的比重并相应减少。以达到从政治上到经济上掌握实际控制权的目的。

    却见孙露在接纳下科尔沁部的贡品后向着吴克善欣然开口道:“自从上次南京一别算起来也有七、八年了卿看上去依旧还是那般神彩奕奕啊。”

    “谢陛下关心臣这几年身子骨还算硬朗。这还不都是托陛下您的福若非陛下您当年送给臣那些会长银子的羊。科尔沁哪儿会有现在这般的风光啊。”吴克善满面春风的奉承道。他的这话一出口现场顿时就响起了一阵轻微啧啧声。

    几个来自偏远地区部落的蒙古王公一听说有会长银子的羊立刻就惊讶地瞪大着眼睛窃窃私语起来。而那些熟悉科尔沁部的蒙古王公则清楚吴克善口中那会“长”银子的羊其实就是绵羊。自从科尔沁部在朝廷的帮助下开始大规模圈养绵羊以来。成捆成捆的羊毛每年都会为草原带来成箱成箱的银子。科尔沁这个本不算大的部落也由此俨然一跃成为了草原上最为富裕的部落。至于那些起初担心汉人进入草原后会将牧场开垦为农田的蒙古王公在看了科尔沁部的成果后也就此放下了心。更是从心底里相信了中华女皇的诚意。

    其实无论是吴克善还是在场的其他蒙古王公都没弄明白。并不是女皇的命令阻止了汉人移民大规模进入草原将牧场变成良田。而是从一开始中华朝就是冲着他们的牧场迩来的。当初纺纱机的改进让中原的纺织业迅猛展。然而当中原的汉布在世界各地“攻城掠地”之时棉荒、毛荒、纱荒的问题却一直困扰着中原的纺织商们。为了谋取暴利一些财阀便开始在南方的产粮区圈地养羊起来。这样做的结果自然是既得不到优质的羊毛又影响了粮食的生产。为此尽快控制西北的牧区一直以来都是内阁的。而今也正是拥有了西北的牧区朝廷才能在不影响纺织业的情况下理直气壮地在中原产粮区禁止圈地放牧。西北的优质羊毛也同样保证了中华帝国的纺织品在世界各地的竞争力。毕竟像英国那样的弹丸小国就算把全国的土地都圈了养羊其产量都不可能与蒙古相媲美。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华向欧洲倾销布匹也算是在为对方的农业着想。想到这里孙露不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