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部 第二百三十八节 赵教头会馆受欢迎 郑提督书房询情况

一下咱们的子弟兵而己。”其中一个农场主代表在场众人恭敬地作了个揖道。

    “诸位言重了。赵志诚等只是尽了点绵薄之力保家卫国本就是我等汉家儿郎应尽的责任。我等虽身处海外但只要有我汉人所驻之处便是有我汉家!便是我汉家儿郎所保之地!”赵志诚昂丈言道。他的一番话话立刻就引来了在场众人一阵热烈的鼓掌。但赵志诚并没有就此停下自己的演讲。却见他又跟着向众人言道:“不过我等身处海外终究也是人单势薄夷人动不动就会借机欺负咱们。”

    “是啊。西边的突厥人不就把咱们的船只赶出了港口吗!”人群中不知是谁突然抱怨了一声立即就引来了其他人的一致附和。出于宣传的原因中原的许多人都习惯将土耳其人喊做突厥人。这一来是叫着顺口二来则是在潜意识中提醒国人那个横跨亚欧非大6的庞大帝国与中国究竟有过什么样的渊源。

    “说得不错我们现在在西边确实遇到了极其不公正的待遇。我们的船只被赶出港口我们的侨民被驱逐出境。而这一切突厥人连个像样的理由都没给我们。面对如此野蛮、无理的行径难道我们要忍气吞声吗!”赵志诚加重了话气反问道。

    虽然赵志诚的话语十分能蛊惑人心那些华商也确实在暗地里不止一次抱怨过奥斯曼帝国的无理与傲慢。但真要他们实打实地去对付奥斯曼人在场的一干人等立刻就全都缩了回去。事实上他们更愿意以暗中出资的方式让别人为他们出头。这不赵志诚的话音刚落一旁站着的周顺就苦着脸向其大叹哭经道:“赵总教头。咱们也想改变目前的现状。可您刚才也说了咱们在海外人单势薄而朝廷现在又忙着倭国的事哪儿有时间来管咱们呢。”

    “谁说朝廷不管我们了?”赵志诚剑眉一扫说罢便将身后的那位男子介绍给众人道:“诸位。这位就是朝廷新近派来统领印度洋舰队的郑森郑提督。”

    给赵志诚这么一提醒杨辛荣这才回想起了郑森的身份。说起来当年皇夫杨韶清从欧洲归国时还曾在安曼停歇过一段时间杨辛荣便是在那个时候与郑森碰过几次面。但是由于杨辛荣身份卑微当时连同郑大公子说话的机会都不曾有过。加之时日己久被加勒此海风吹得一身古铜又留起小胡子的郑森在外貌上也生了较大的变化。不过杨辛荣还是赶忙上前句其致歉道:“下官刚才未曾认出提督还请提督恕罪。”

    “杨大人不必介意。其实本提督也知道自己变老变黑了不少。郑森摸着自己的小胡子打趣的说道。

    “提督您真是说笑了。”杨辛荣陪了个笑脸道。但对局势的关心还是压倒了刚开始的尴尬。

    却见杨辛荣转了一下眼球跟着便言归正传地向郑森探问:“不知提督大人您这次驾临安曼可是为了奥斯曼封港一事?”

    “不错本提督这次正是奉女皇陛下之命前来恢复印度洋秩序的。”郑森把头一扬朝着帝国的方向拱手道。

    一听对方是女皇陛下派来的特使在场的农场主与商贾们哪儿敢造次刷地一声就通通跪地高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着完众人一阵手忙脚乱的叩谢恩之后郑森跟着又宣布道:“女皇陛下要本提督转告诸位朝廷从来没有放弃过帝国在海外的侨民也不会允许任何人欺负我天朝的国民。不过现在朝廷还处在非常时期因此在倭国平定之前朝廷需要诸位恪守帝国国民的义务为帝国的军队提供一切所需的帮助。”

    “草民等谨遵万岁圣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包括杨辛容与赵志诚在内的一干人等再一次恭敬地叩道。言辞之间众人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须知他们中的不少人前了一刻还在为自己在印度洋的未来忐忑不安可现在郑森的寥寥数语却让他们悬着的心彻底放了下来。因为他们知道这是来自女皇的声音。而女皇陛下从来让他们失望过。

    接下来的宴席当人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