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部 第三百节 袭亚丁海军惹众怒 议政厅弹劾遭否决


    抱着这样的想法不久之后几名上国会议员便联名上书要求对李海进行质询。并且还提出要严惩目无朝纲擅自出击的郑森。这份请愿书一经递出立即就引来了朝野人士的一致关注。不少人在心底里多少还抱着幸灾乐祸的心情想要看看国会与海军部如何争斗。毕竟两者都是在而今的中华朝都是如日中天的衙门。针尖对麦芒之下究竟哪一方会取胜呢?是代表天下民意的国会?还是纵横四海的海军部?

    正当人们翘期盼着看一场龙虎头时来自国会的消息却给热闹的儒林当头泼了一通冷水。在上国会该份请愿书以98票赞成149票反对被否则了。如此结果可是大大出乎了天下士子们的意料。因为在他们的想象之中严惩海军部本是万众一心的事。

    “国之不幸国之不幸啊!”一出议政厅的大门来自南昌的国会议员万元吉便痛心疾地捶胸顿足道。此人乃是天启五年的进士。曾先后出仕过天启、崇祯、弘光三帝。其不仅在儒林享有盛名更是国会中德高望重的核心人物之一。这次海军部的态度以及李海的言辞在万元吉简直就同造反没什么差别。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就同几位国会中的忠义之士联名上书要求严惩李海与郑森。这事若是放在宋明两朝李海与郑森就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给那些个言官弹劾的。因为这两朝鉴于唐末藩镇割据的前车之鉴对武将向来管束甚严。一有风吹草动就立即会将“不轨者”扼杀在襁褓之中。可中华朝并不是宋明两朝。而此刻看来国会亦不是古代的御使台。

    失望之及的万元吉脚下一个踉跄差一点儿就要跌中将。却被人一把给扶住了。万元吉抬头一看原来是王夫之。只听对方关切地说道:“万老注意台阶。”

    可谁知万元吉却把王夫之扶他的手一摔冷冷地说道:“咳~老朽残年之身有什么好计较的。只可惜这大厦将倾世人还懵懂不知。直瞧得人心灰意冷啊。”

    原来万元吉在联名上书之前也曾邀请过王夫之却并没有得到对方的响应。而在刚才的议政厅内王夫之更是投了反对票。这类举措自然是让这位老夫子失望之及。激动之下一口气没缓过来的万元吉差一点儿就要气背了过去。

    一旁的王夫之见此情形赶紧同几个议员上前将颤颤微微的万元吉扶进了休息厅一边着下人泡茶一边宽声安慰道:“万老您可不能这么说。今日的议案虽没有被通过。可公道自在人心啊。”

    “公道自在人心又能怎样。打劫的还不是照样打劫走私的还不是照样走私。只可惜我天朝千年清誉却毁在了这么一干兵痞无赖的身上。而满朝文武却对此熟视无睹。”万元吉愤愤不平地说道。紧接着他又瞥了一眼王夫之向其高声质问道:“兵者凶器也。不可不防!昔日唐末藩镇割据武夫各个持兵自重目无王法不尊君臣使得我华夏生灵涂炭。如此前车之鉴王议长不会不知。可今日议长为何要助纣为虐?”

    给万元吉这么一说在场的几人立即就陷入了一片沉默。对于以亚丁一战作为开战理由王夫之本人其实并没有什么意见。但对于郑森的做法以及海军部的态度他却不能接受。同这个时代多数的学者一样王夫之打心底里对军人心存着戒心。而中华朝军人偏高的地位以及军部游历内阁之外的状态也是他一直所诟病的情况。然而王夫之最终没有响应万元吉等人的联名上书行动。因为在他看来时机还远没有降临。

    想到这里王夫之后退一步深深地向万元吉做了个揖道:“万老言重了。不是夫之不想要助纣为虐。只因目前的状况再多追究也已无济于事。更何况李海元帅虽然护短但正如其所言。我朝早在两百年前就已经同奥斯曼交战了。期间被奥英两国击毁掳掠的船员又何止两三百艘。”

    “而农此言差矣。我朝这两年虽与奥英两国摩擦不断但在礼法上并没有正式开战。就算是退一万步来说我朝此刻就是要找开战理由也应让对方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