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四十七章 余波

    真儿笑笑,也没说什么。

    两人扶起她,虽说是个大晴天,却仍比前些日子冷了许多,一层秋雨一层凉呢,何况前儿一连下了那么多天,这天气着实冷了不少。

    真儿从内室取来一个斗篷,披在金秀欲身上。

    春云又另外点了往常跟着外出的几个丫头,吩咐了hua儿带人看院子,一行人伺候着金秀欲往长寿园而去。

    她们倒是不想让金秀欲辛苦,只是她自个儿说,孕fu多走动有利于生产,之前大夫也说不可坐卧太久,要时常走动,因此也没有违逆她。好在从明志院到长寿园,也不算远。

    到了园子里头,老太太正跟着青欲、秀秀等人说话,见她来了,一如既往地摔手叫起来:“我的儿,你何苦巴巴地过来,这多长的路呢,可得担心着!”

    金秀欲在丫头们的伺候下坐,哭笑不得道:“奶奶,你可别次次这般,这会儿还没显,哪里就那样呆笨了,走几步路不打紧的。”

    老太太不以为然道:“正是头几个月,才要特别小心,你这是头一胎,可不能有闪失。”

    金秀欲不愿同她争论这个,便问道:“阿平呢?”

    “喏,管先生是回不来了,也不知往哪儿躲出去了,见不着人影,他这功课呀,自然就停了;如今阿喜又不在,他天天对着我这个老婆子,能有多大耐心!这不,一大早,叫人套了车,带了马,出城跑马去了。他跟阿喜两个,盼这个,盼了几个月呢,可惜总不能成行,这回他等不及了,自个儿就去了。”

    金秀欲想起上回去碧螺山礼佛,若不是碰到李勋那个登徒子,扫了兴,她也能跟阿平阿喜一块儿跑马呢。这会子却是不成了,有了身子,起码得等生产完,做完月子,才有机会。

    “我方才来,瞧奶奶这边说的热闹,是什么样的事儿,也叫我听听。”

    老太太点了点青欲道:“她是口齿伶俐的,叫她说给咱们听。”

    青欲笑道:“如今咱们淮安,除了洪水退去,还能有什么喜事儿盖过他?”

    洪水退了?!这可真是老百姓的大喜事儿呢。

    青欲说到,淮安城里是没进半点子水,因此家家户户都是照常过日子,城外却是另一番天地了。洪水肆虐过后,房子没了,田地没了,还有落魄的,连佳人也没了。

    处处狼狈,处处萧条,满目疮痍啊。

    淮安城里头,一个知府一个知县,都因为这次的洪灾出在河工上的贪墨。长宁王如今不是在淮安么,一句话,将两个都摘了官帽子,从地下先挑了人上来盯着职务,修书一封上京,派人下来押解这两个狗官进京定罪。

    金秀欲想起淮安知府,正式她曾经去送过蜡烛的侯知府。想到那位敌我不明的侯芳小姐,与她虽只见过两面,却有着添妆之谊,她这样以为千金小姐,若是因父亲之罪成为阶下囚,不知该是如何的凄惨境况。

    人生无常,不由叫人感叹。

    知府知县既然罢了职,这淮安城的长官就只剩下长宁王,还有北市军营那边的几位军官。打今儿开始,都在城外头忙着救灾呢。

    洪水过后,最怕的是什么?是瘟疫。

    尤其是泡在水中的尸体,最易引发疫病。

    万幸的是,如今的天气已经冷了下来,低温总是能够使发病率少一些。

    好在当日洪峰一下来,淮安城便四men紧闭,城外的逃难民众,没有一个来得及进城,自然也就更不可能将病带进来。

    长宁王就带着众下官衙役,还有军营的兵丁,在城外,搜罗死难者,焚毁尸体,又命设粥棚,接济被毁了家园的难民,以及其他更多的善后事宜。

    求赈灾银子的折子,是随着两个狗官的罪证一起送上京的,既然有长宁王坐镇,想必很快就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