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下)

却有一支战力比起女真骑兵还要强悍的骑兵队伍,这在宋朝是绝无仅有的

    造成这种情况的就是,打造一个骑兵的花费可以装备五个步兵了因而,宋朝为了省钱,而不是走精兵之路,转而全面推行“以步制骑”的策略,大量组量骑兵,范仲淹、韩琦、沈括这些人物,都支持这一策略

    就连宋神宗、王安石、王韶都没有跳出这一窠臼

    “过奖了”吴骥谦逊一声,道:“这砍杀不够凶狠,这是明摆着的事情雄州骑兵装备的是麻扎刀,太轻,力道不足,砍杀起来,不够凶猛若是换上斩虏刀的话,那就不同了”

    郑太率先赞成:“前朝的横刀比麻扎刀重,砍杀加有力,凶狠,有了斩虏刀,这问题就解决了使用不得其法,又怎生说?”

    吴骥并没有马上说话,而是抿着嘴,想了想,声调陡然转高:“兴许,这就是大宋武功不振,老是给契丹人压着打的原委所在了”

    “啊”这话太惊人了,郑太三人齐声惊呼

    宋朝打不过辽国,给辽国压着打了上百年,宋朝就找了上百年的原因,却是众说纷纭,难有定论说法非常之多,就没有一种如吴骥这种说法的,把宋朝武功不振归功于对骑兵的使用不得其法

    宋朝打不过辽国,多的人倾向于宋朝**无能,而不是归结于骑兵

    “这话怎讲?”郑太率先问,一双眼睛瞪得滚圆,打量着吴骥

    “我了解雄州军的使用,他们是把骑兵分散的,分到各个营,用来支持步兵作战”吴骥猛的站起身道:“这简直就是犯罪”

    “吴都指挥,大宋的骑兵都是这样用的啊,他们也没错”皇甫嵩有些不赞成吴骥的说法,为雄州军辩解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大宋的武功就不振了”吴骥有些气愤,道:“就是雄州军这样的精锐,仍是免不了把骑兵分散使用,其他的军队呢?还不分得很散?”

    “着实如此”郑太点头道:“就是禁军,也是把骑步分散的,诸班直,都有一定数量的骑兵可恨的是,诸班直的骑兵,有马者不过三成,余者没马,虽有骑兵之名,却无骑兵之实”说到此处,郑太不住摇头,很是惋惜

    “竟有这种事?”吴骥很惊讶禁军,是宋朝最精锐的军队,用来护卫京师的,禁军的骑兵有马不过三成,没马的达到七成,这也太扯淡了

    “千真万确”郑太狠狠点头

    “如此分散,不如打散了重组,把骑兵集中起来,组成真正的骑兵”吴骥马上就想到了应对之策

    “不是没人提出过,却是没人敢动”郑太耸耸肩,有些无奈

    “算了,我们还是说我们的事,禁军的事儿不归我们管”吴骥很懊恼:“我的看法,就是把骑兵集中起来使用哪里需要,就派到哪里去若是象雄州军那般,分散使用的话,这骑兵有与没有,没差别”

    冷兵器时代,骑兵是王牌兵种,以其高机动能力、惊人的冲刺力而闻名有了一支精锐的骑兵,就有了来去如风的本钱,就可以对敌人的弱点下手

    要达到这一点,就需要把骑兵集中使用秦汉隋唐之世,中国拥有很多骑兵,动辄出动数万、十万、十数万,这是何等的惊人这些骑兵集中使用,利用骑兵的惊人机动能力,给敌人以沉重打击,这是汉武帝击破匈奴的关键

    有了骑兵,还需要有相应的骑兵理论卫青、霍去病之辈,就是掌握了骑兵大军团作战的天才,在他们的率领下,强汉大军纵横驰骋,打得匈奴束手无策

    匈奴自生长在马背上,骑射娴熟,号称可以在马背上过一辈子,在强汉大军面前,还是不给生生击破?并非匈奴强,而是汉朝找了好的骑兵使用办法,给骑兵比匈奴精良的装备,灵活的战术

    秦汉隋唐之际,骑兵都是集中使用的,是作为主力兵种在使用而步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