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九)

自然好”李宗保站起身,举起手中酒杯,道:“臣祝皇上兵出师捷,建无上伟业”

    “哈哈”李秉常自然明白他话里的意思,仰首向天,发出欢畅的笑声。

    西夏即将出兵陕州,直下关中。一旦夺了关中,西夏的实力就会暴增,问鼎中原都有可能。到那时,西夏与宋辽的实力急剧缩短,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了,不象眼下这般,处处精打细算。

    “皇上,今年这一战,大夏胜券在握,夺取关中是必然。关中八百里秦川,那里肥得流油,要人有人,要钱有钱。”梁熙笑呵呵的,道:“只要关中到手,大夏的实力会增强很多。”

    “嗯”李秉常不住点头,道:“关中八百里秦川有两样东西是大夏最急需的。一是八百里秦川富饶,是天下最好的粮仓之一。二是那里的民风骠悍,多出勇士,秦国虽亡一千多年了,可是,秦风犹存。得到关中,大夏就有了吃不完的粮食,就有了不计其数的勇士。”

    秦风强悍,关中八百里秦川之民是天生的勇士,敢打敢拼,是最好的兵员来源地。

    “这一仗,大夏一定会胜”李宗保信心十足,接过话头,道:“果不出我们所料,宋皇把陕州之兵调空了。可以说,如今的陕州是一片空虚,若不是要等到耶律洪基先动手,我早就率军杀过去了。”

    “陕州兵最强的莫过于种家军和姚家军,只要把这两支军调走,大夏拿下陕州就是必然之事。”梁熙不住点头,声调很高,道:“宋皇这一次不仅调走了种家军和姚家军,更是连别处的兵都调走了,要想陕州不空虚都不行。”

    “哈哈”一众君臣想着美好的前景,再次畅笑起来。

    陕州兵号称天下精锐,是宋朝最能打的军队,给宋神宗调到北方去抵抗辽国的进攻,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也是西夏最为盼望的事情。不要说调走如此之多的兵,只需要把陕州军中最为精锐的种家和姚家军调走,西夏就再也没有了顾忌,完全可以横扫陕州了。

    他们当然不会知道,这是一个圈套。种师道和姚友仲都是聪明人,自然明白如何迷惑西夏了,是以,到了眼下,西夏都不知道落入了吴骥的算计中。

    “你们说,耶律洪基会在什么时间动手?”李秉常放下手里的酒杯,停箸不食,打量着群臣。

    辽国出兵是必然,可是,何时用兵,至今不明。若是不知道时间,这对于西夏来说,就有些麻烦,可能应付不及了。

    “皇上,臣以为过了年,耶律洪基就会用兵。”李宗保微一凝思,不等李秉常问话,道出原委:“臣之所以如此断定,一是因为辽兵喜寒不喜热,即使在冰天雪地里开打,也不会影响辽军的战力。二是耶律洪基早就想对赵顼动手了,只是数十万大军出动,这准备事宜太多,不得不拖到年后。要是能在年前准备完成,臣敢说,以耶律洪基的性子,年前就开打了。”

    “臣也如此以为”梁熙忙附和。

    “呵呵”李秉常笑呵呵的道:“朕也是这样以为”

    “不管辽国何时出兵,我们早就做好准备了,随时可以出动”李宗保和梁熙信心十足。

    然而,他们的话音刚落脚,只听一个急切万分的声音传来:“禀皇上,吴骥在大年夜突然出现在涿州城下,一举拿下涿州”

    “胡说”

    “谁会在大年夜用兵?吃饱了撑的”

    “古往今,就没人能在大年夜用兵的”

    一众大臣根本就不信,齐声喝斥起来,个个脸上带着轻蔑之色。

    “禀皇上,吴骥在大年夜奇袭涿州,一举歼灭了数万驻守涿州的辽军”就在一众大臣的喝斥声中,接二连三相同的军报到了。

    这些军报来得实在是太密集了,前面的刚刚禀报完,还没有喘一口气,后面的军报就到了。若是三两个相同的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