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十三章 淮东盐场

    与此同时,赵旉还在青楼、赌坊、酒肆中布下了一些暗探,这些场所都是消息交汇之地,这些长期潜伏的暗探对目前偏重于下层路线的情报部门是非常有益的补充,内卫系统也因此日渐完善起来。

    不过令赵旉意想不到的是,扬州本来就是大宋“娱乐业”的中心,推行高档化路线后因为不再受到低俗同行的干扰,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展。而大宋日益强盛的军力又令原来制约扬州娱乐业展的安全问题不再掣肘,到绍兴十年时,光扬州一地给卫王府提供的税收就过了一百万两白银,令赵旉数钱数到手抽筋

    此时淮北战役的精确伤亡数字也终于统计了出来,卫军永久性减员七千六百四十七人,其中阵亡五千一百二十九人,剩下的则都是重度残疾,好在赵旉对抚恤的问题非常重视,他们的后半生至少可以衣食无忧。而且,赵旉还将伤残军人之中行动还算方便的一千多人选了出来,让他们担任新兵的教官,也算是人尽其才。

    在检查烈士遗体的时候,赵旉无意中现死者至少有一半是死于面部受伤,不过细想一下也没什么好奇怪的,近七十斤重的“步人甲”实在太坚固了,有它们的保护,即使重兵器也很难轻易杀死宋军步兵,更别说那些根本没什么伤害的利器了。

    可是面部是人的要害所在,哪怕只是中上一箭也会送命,而偏偏宋军的头盔对面部又毫无防护。诚然,士兵一对一战斗时很容易通过闪避保护自己的面部,可是在大规模战斗中,敌人不止一个,闪避只会令自己死得更快,尽快杀死敌人才是关键,所以面部受伤也就不足为奇了。

    “唐卿,我看女真骑兵普遍戴着面具,只露出一对眼睛,所以我们才不得不依靠克敌弓、床子弩之类的强弩,是不是我们也可以这样做,应该可以减少不少伤亡。”,赵旉向吴璘咨询道。

    吴璘沉吟道,“有面具的话,的确可以少死不少人,但视野受到限制,会增加指挥的难度。战斗的时候还好,靠着平时的队列训练,再用金鼓代替旗帜指挥,应该还是可以的,但追击时却很容易产生混乱”

    “这不难办,只需这样一改就可以了。”,赵旉提出在头盔上加装一个活动装置,使得面罩在平时可以推上去,临战时再拉下来,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除此之外,赵旉还觉得金鼓携带不便,打算用号角代替,而且全面以铜号取代兽角,令其影响面积大大增加。后来,赵旉又让一些精通音律的匠人不断改进铜号,使其成为了一种可以吹奏出较多声音的乐器,并确定了一系列的指挥方法,使卫军的团队配合能力突飞猛进,而且灵活性也较昔日使用金鼓旗帜指挥时要强了许多。

    差不多同时,赵旉将卫军的军旗方案定了下来,是一面以红色为底色的方形旗帜,没有中国古代旗帜常有的边角装饰,以最大限度降低制作成本。军旗上的图案是交叉的剑和犁,赵旉对它的解释是,我们大宋是一个以农为本、爱好和平的国家,但若谁破坏了我们的和平,卫军这柄护国之剑便要用侵略者的污血灌溉我们的田地。

    不过后来随着卫军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与国内民族主义思想的兴起,有人对军旗的图案作出了新的解释,当我们的犁没有足够的土地可耕时,卫军便要用剑去为我们的国民取得更多的土地

    从团级单位开始,可以拥有自己的军旗,基本上是在军旗原有的图案上加注其部队番号,但如果该部立下受到赵旉认可的大功,则可以自由选取标识,这无疑令官兵们的战意空前高涨。而军旗失落视同全军覆没的规定,又令官兵们对其分外珍视,大大增强了部队的凝聚力。

    但军旗方面最令卫军官兵奇怪的是,赵旉禁止在卫军之中以主将姓氏作为军旗标识,这其实还是为了破坏“军为将有”的传统。赵旉的态度很明确,卫军永远只是卫军,无论谁当主帅,她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