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章 军心涣散

起平乱之责须分配部队归于刺史大人旗下大刘爷便来个顺水推舟把原属何大将军的将士拨归刺史大人。唉!谁都知道刺史大人目空一切却又不懂兵法刘毅那小子在战场上亦不算甚么人物遇上人多势众的天师军不吃亏才怪。这是大刘爷另一招借刀杀人的毒计。你说吧!大刘爷是甚么一副德行呢?”

    刘裕点头道:“你看得很透彻。幸好有朱大将军作琰爷的辅将可以起一定的作用。”

    魏泳之嗤之以鼻道:“当年淝水之战早领教过谢琰的作风从来都是一意孤行忠言逆耳。除了玄帅谁的话他听得入耳?比起玄帅谢琰是差了十万八千里。朱序又如何?更不见有何了得之处否则便不用被苻坚活捉去了。”

    刘裕听得心中一呆他对朱序当然很有好感自然而然地对他其它各方面的能力都看高一线。此刻被魏泳之**裸地揭露真相心中涌起古怪的感觉醒悟到感情和理智在冷酷无情的战场上必须分开来不可以让感情用事那对人对己都是灾难。

    魏永之叹道:“唯一能助琰爷保持淝水之战声威的只有小刘爷你一人而他竟把你驱逐离府对他还可以抱着甚么希望呢?”

    刘裕道:“不论统领有甚么借刀杀人之心他总不能袖手旁观任由琰爷独力去应付天师军吧?统领有甚么打算?”

    魏泳之道:“根据拟定的计划北府兵分两路攻打天师军琰爷率兵三万渡过太湖直扑会稽;统领则率兵五万从海路先攻海盐与会稽遥相呼应再直捣天师军的大本营翁州以瓦解天师军的斗志。”

    刘裕点头道:“这个作战计划表面上听来不错。天师军的缺点是扩展太以致兵力分散只要我们集中兵力猛攻他们一两个据点应可办得到的。”

    魏泳之叹道:“问题是对方的主帅徐道覆乃出色的兵法家观乎他两夺会稽便知他擅用谋略。现在北府兵的将领里不把你计算在内统领外便要数孙爷。统领如有乎乱之心便应以孙爷辅助刺史大人如此两支部队才可生出互相呼应的效果。但你看孙爷因与你的关系受到牵连被投闲置散留在广陵可知统领的真正心意。”

    接着又破口骂道:“换了我是徐道覆也知避强取弱的道理集中兵力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击破琰爷的部队。他***那时还有甚么好打?我们北府兵会像个跌断了一条腿子的人能安返广陵已是不幸中的大幸。”

    刘裕从魏泳之处明白到现时军中弥漫着不满的情绪将士对刘牢之失望更看不起不懂兵法只懂清议的谢琰。如此士气低落正是战败的先兆。

    这种形势对他有利也有弊弊处当然是士无斗志人心不齐。好处却是令北府兵的中下层将士更把希望寄托在他刘裕身上。

    魏泳之大牢骚道:“他娘的!美其名则是互相呼应事实上却是各自孤军深入敌境在这种情况下作统帅的-个错误决定会令全军陷于万劫不覆之地。琰爷懂甚么呢?他根本不把天师军放在眼内凡轻敌者必急于求胜犯正兵家大忌。可怜刘毅那小子还以为鸿鹄将至可以在战场上大显身手盖过你的光芒。不要说我讲他的是非这小子一向大言不断有一回我和他喝酒他竟说“恨不遇刘邦、项羽与之争中原!”。”

    刘裕淡淡道:“统领说要把我推荐给琰爷。”

    魏泳之呆了一呆然后失声道:“甚么?”

    刘裕道:“他只是要我作陪葬品吧!”

    魏泳之松了一口气道:“都说你是真命天子否则怎会这么巧的昨夜你才和琰爷决裂。”

    刘裕道:“不要抬举我我怎有和他决裂的资格充其量只是被逐出家门的奴才。”

    魏泳之吁一口气摊手道:“告诉我现在该怎么办?你怎都不可以看着玄帅花了毕生心血建立的北府劲旅就这败在刘牢之和谢琰手上。”

    只看他直呼两人之名可知他对两人再没有丝毫敬意。

    刘裕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