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险误病情

道:“多亏秦大夫开的药,我夫君这两日好了许多,没那么痛得厉害了,刚刚还醒来喝了碗粥呢。”

    玉珠本就觉得张大夫受的这个罪自己也有责任,便不敢受她的谢,只说自己采了药来,今日要给张大夫接骨。

    进得屋来,只见张大夫正靠在床上呆,见吴氏和玉珠进来,他也只看了一眼,并不作声。

    “德武啊,这位秦姑娘就是上回给你看过病的大夫,你的腿不是好了些么。”吴氏见丈夫神色淡然,生怕失了礼数,赶紧上前介绍道。

    上回玉珠来看病的时候,张大夫一直昏睡,故未曾见过玉珠的真容,闻言这才抬起眼皮看了玉珠一眼,眸中微露诧异之色,但仍是不说话。

    玉珠自然不在意,走到床前柔声道:“昨日我曾与夫人说过,张大夫您的腿怕是接错了骨,故而久病不愈疼痛不堪。为今之计,唯有断骨重接,日后方有痊愈之时。”

    “断骨重接?”张大夫脸上顿时动容,似是听到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半张着嘴呆了好一会儿,才不敢置信地问道:“秦……秦大夫的意思是说,我的腿……还有救?”

    “自然是真的。”玉珠回头看了吴氏一眼,吴氏忙道:“我昨儿就跟他说了能救的,他偏不信。”

    张大夫却似乎没有听到吴氏所说,激动得全身打颤,因两腿不能动弹,只坐在床上朝玉珠大大地作了个揖,口中道:“若姑娘能救我,我便是粉身碎骨也要报姑娘大恩。”

    玉珠被他这番举动吓得往后退了好几步,定了定神,才拍拍胸口道:“张大夫不必如此,治病救人原本就是行医致人的本分,哪能挟恩图报。张大夫出诊之时,想必也从未有过此种想法。”

    张大夫一时沉默不语。玉珠知道他心中有心结,一时想不通也是常有的,也不再多嘴,只吩咐吴氏将麻醉剂拿去煎。不一会儿,药煎好了,吴氏端到张大夫手里。

    张大夫先是闻了闻,面上露出惊疑之色,忍不住抬头看了玉珠一眼,见她一脸的气定神闲,心中的怀疑才稍稍打消了些,犹豫了一下,心一横,才一口将汤药喝干。

    不多时,他就开始昏昏入睡。玉珠也开始准备接骨的夹板和草药。因吴氏胆小,怕她见了断骨的场面吓到,玉珠打她去煎药。吴氏对玉珠的话十分信服,也没想其他,拿了药就去了厨房。

    待她煎好了药回来,玉珠已经开始给张大夫上夹板,用干净的白布一圈一圈地将夹板固定。吴氏没见到方才的场面,也不怎么惊心,瞧着玉珠满头满身的汗,心中还道奇怪。

    临走时玉珠又叮嘱了一些注意事项,让她若是有事便去郑府找她。吴氏感激涕零地谢了,又从怀里掏出一吊钱来,道:“如今家中遭难,奴家只得了这些银钱,也知道定是不够的,还请秦大夫先收下,余下的我们日后定然补上。”

    玉珠见她家中困难,还待推辞,吴氏却固执地非给不可,口中还道:“秦大夫若是不收,奴家便不敢再请您来了。”玉珠无奈,只有收下。

    回府的路上玉珠又去店里转了转,买了些纸笔砚台什么的,准备第二日去书院时再给秦铮带上。

    回到郑府,还没进大门就有人急急地迎了出来,大声道:“秦大夫您今儿这是去哪里了,夫人四下里寻也没寻到,都快急死了。”

    玉珠诧道:“可是有何事?”

    那人道:“老爷又病了,夫人着急得不行。”

    玉珠闻言一惊,连手里东西也来不及放,急急忙忙地赶去郑侯爷的院子。

    一进院门,就先瞧见了郑夫人的贴身丫鬟吉祥,正站在外头的游廊里板着脸训斥几个小丫鬟,见了玉珠,她才换过了一副担忧的神情,迎上来道:“秦大夫您可来了,夫人在屋里等着呢。”

    玉珠朝她点点头,正待进屋,又被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