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八章 送王子回归自然


    ----------

    “东风随春归,我枝上花。”

    虽然是二月,山谷里的春天提前来到,气温升到十五度;大地铺上了绿装,无名的野花竞相开放,鸟儿们在森林中欢唱。

    刘靖骑马到茶山去了一趟,采摘了十多斤头茬嫩尖。

    留在车上的各种名茶有五十多斤,大多是茶叶中的极品!包装精美!当时怕茶叶霉,浪费,不经常喝茶的刘靖也养成了每餐饮茶的习惯,最惬意的事,坐在室内,泡一杯清茶,手捧一本书!一年多竟然“浪费”了三十多斤品牌茶叶!

    留下了两罐黄山毛峰(五百克装)、两罐安溪铁观音(五百克装)、两罐西湖龙井(两百五十克装)、三罐洞庭碧螺春(五百克装)、两罐君山银针(两百五十克装)、两罐云南普洱茶(五百克装)慢慢品尝。

    在西湖畔旅游时,仔细观察过现场炒龙井茶,工艺简单、易上手。

    把锅洗净,文火,一次放进两斤嫩叶,用手慢慢扒动,嫩绿变绿色时,起锅,晾凉。

    抓上一撮放进茶杯,倒进开水,盖上,泡上两分钟,汤色杏绿,清澈透明,喝上一口,含着,用舌尖品尝,清香、滋味甘醇,西湖龙井?好茶!

    过段时间再去采摘一茬,喝茶有益健康!

    刘靖的工作又转到种植上来,一年之计在于春!

    第一件事,移栽果树苗。

    先在车厢两旁离车厢十米,每隔二-三米,挖了五百三十八个坑(两排),葡萄和提子留在原地,移栽了冰糖桔苗一百二十一棵、石榴苗八十三棵……种类相同的栽种在一块,便于授粉!

    挖坑、培土、浇水,一直忙到二十九日。

    刘靖看着两旁一排排半米高的果树苗,仿佛看到了姹紫嫣红的花朵,果实累累!每天都能看着它们生长……

    三月,耕田、撒种、栽培,忙活了一个月。

    播种了五十亩苜蓿、两亩稻田、五亩黄豆、四亩玉米、一亩红薯、一亩土豆、半亩西瓜、半亩花生、一亩蔬菜、三垄甘蔗。

    果树全部成活!这里真是植物生长的天堂!

    三月期间,五只母鸡做了妈妈,孵一百二十个蛋,最后孵出一百十六只小鸡(臭了四个蛋)。

    三月十九日,鹰眼竟然带回了一只红褐色的雌鹰,比鹰眼矮五公分,体长四十五公分,它们搬到了马厩里的鹰楼内安下窝,老枪独自住在车厢内。

    鹰眼长大了!

    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寿命可达七十岁!

    现在城堡有了三只鹰,每天去看看新来的“客人”,让它有家的感觉!一去二来,有鹰眼“帮忙”,半月后他们就混熟了,取名叫西施!

    农活忙完了,人闲下来。

    砖有了,河沙到处都是,但没有水泥和石灰!

    水泥暂时无法得到!

    石灰的制法简单,以前一个电视片上,讲述的是一个村庄的农民烧石灰,污染了水源,一氧化碳大量聚集在窑内不易排出,还造成了一个农民张**死亡!当时,有一个记者问一个老大爷的对话,刘靖记得很清晰:

    当问起石灰的烧制过程是不是需要特殊手艺时,一位六十来岁的老大爷笑着说:“简单得很,上小学的孩子都会烧!”

    记者:一洞窑需要几人?

    老大爷:一般四人就行了,上面二人,下面二人。

    记者:一天能出几窑石灰?

    老大爷:这也不一定,有时二窑,也有一窑的。

    记者:你们的生产工艺是什么?

    老大爷:就是将石头和煤混在一起烧。

    石灰业起于秦汉、兴于明清。现在山区建成的石灰窑比旧窑的规模大,高六米,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