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五十九章 益州叛乱

郡的防备,这是大家的家,不能有半点闪失!本帅准备在桂阳郡成立一部精锐骑兵、一部精锐步卒,士卒从桂阳郡屯田士卒中挑选。”

    太史慈留在桂阳郡,负责挑选、训练和统领这部骑兵。

    太史慈露出笑容,太史慈能文能武,阅历丰富,比赵云、张辽和臧霸都沉稳些,能担当此重任,如今野狼谷已有了五千多匹好马,它们是以积少成多、偷梁换柱(辎重马,双马回来,单马回去)的方式留下来的。

    高顺也留在桂阳郡,负责挑选、训练和统领一部步卒。

    高顺非常激动,他在颜良手下带过一曲步卒,有了领兵的经验,经历了战场的洗礼,如今又结了婚,更加成熟,不给机会总不会挥他的潜能。

    史书记载,高顺训练的陷阵营只有七百多人,盔甲明亮,每逢战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成为吕布手下的精锐!我这次让他从一万人中挑选二千人,给他大汉最精良的军械和铠甲,让他挥他的潜能。

    人员大调动!

    黄忠调往虎豹骑左营、黄天霸调往虎豹骑右营、韩丰调往虎豹骑中营。

    王国和黄光荣互换。

    张昭调往定边城,负责钱粮;蒯明调回襄阳,利用蒯家的关系收集粮草马匹等情报(建立一条情报网),随时准备囤积粮草和买卖马匹等;程昱留在郴县总负责;蔡瑁统领桂阳步、骑和水师,重点训练水师。桂阳郡水师现有五艘楼船,二十四艘桥船、十艘戈船、八艘斗舰和七艘艨艟(计划再建造一艘楼船和五艘艨艟),共二千水师;加上骑兵和步卒,共六千人马,驻守桂阳郡应该够了(还可以随时征召屯田兵),就连长沙太守孙坚也只有四千郡兵!

    顾雍调回桂阳屯田营,牟贵调往陇县屯田营;马福调往云雾山牧场,黄攸调往长安大营(粮草辎重的中转站),曲活调往汧山牧场;马庆调往牧苑,刘双调回野狼谷。

    桌子上牧场和定边屯田营刚刚建立,人员不动。

    张紘调往陇县大营。

    孙观在太史慈手下任左军侯,庄兴任右军侯。

    调酃县屯田营军司马林武国回郴县,在高顺手下出任左军侯;攻占酃县城时,据说林武国和孙坚杀了个平手,酃县屯田也治理有方,不用太可惜了!这次请他出来,他没有犹豫。

    刚刚结完婚的王强也留了下来,身经大小激战几十次场,一点伤都没有,可见机灵和运气好,为右军侯。

    臧戎从澧县屯田营调回桂阳屯田营,协助顾雍,也考虑到他的媳妇(典凤)和姑娘女婿(孙观)都在郴县,相互有个照应。

    顾雍和臧戎从难民和当地百姓中再补齐屯田兵。

    主将大换防,手下将领没换,大家都知根知底,指挥起来容易,大不了多花点时间下基层;也有利于弥补将领的不足,取长补短;联合作战时,也便于协调。

    一个官员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就会拉帮结派,也容易造成**,这是后人的经验。

    刘靖这也是大胆的尝试!

    什么事有制度,习惯就好了!

    桂阳有了程昱、郑讯、顾雍和臧戎这些谋士,还有蔡瑁、太史慈、高顺、林武国和孙观这般武将,刘靖可以放心的走了。

    年过完了,商铺开业,街道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许琛、许劭和许靖带着众人走了,许暹和赵云一起走了,他们到澧县取马。

    孙嵩、黄忠、蒯明、张昭、张紘、王国、黄天霸、黄光荣、孙威、韩丰和王密等结伴成对的走了,前来告别,刘靖嘱咐一番。

    吴普带着一帮师弟们跟着先走了,华佗留了下来,免得刘雨、小萍和彭菁生孩子时碰到难产,要是她们有三长两短,我可受不了!身边留个神医,大家有个大病小疾也好解决,他大概也想和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