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八章 密谋废立

,四十多岁,瘦长、俊雅,满腹经纶。当今皇上荒淫无道,各地叛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大汉四百年的基业毁于一旦,忧心忡忡。二年前,平原人襄楷大师在冀州传道,经前太傅陈蕃之子陈逸介绍,两人相见恨晚,认为奸阉是当今天下大乱的祸根,天子刘宏荒淫无道,只有废黜他,大汉才有希望。从此,四处寻找刘氏皇族的后裔取而代之,终于找到了合肥侯刘综,忠厚贤达,治理有方,一方百姓安居乐业。

    “回禀大人,在下已经联系好了,半月前,张大帅派副帅杨凤率二万精锐下了太行山,化装成灾民到了安平国,下官已安置妥当,只等大人一声令下。”

    陈逸,字伯彦,四十岁。建宁元年(一六八年)八月,大将军窦武与太傅陈蕃定计翦除诸宦官。后事机泄露,宦官曹节、王甫等劫持灵帝和太后,窦武兵败自杀,陈蕃被太监们活活打死,除陈逸在外地侥幸逃脱外,一家老小一百多口全部问斩。为躲避官府追缉,陈逸四处躲藏。曹节、王甫死后,官府才把他遗忘。三年前潜伏到好友王芬的府中,联络各地豪杰,厉兵秣马,誓铲除奸阉,为父亲和家人报仇。七月初,从京城传来消息,刘宏月底回河间国祭祖,王芬觉得机会难得,赶紧布置,虽然刘宏推迟了行程,计划不变,耐心等待。

    “子和,士卒训练如何?”

    “回禀大人,文公盛、张儁乂正在抓紧时间训练,只等大人一声令下。”

    周旌,沛国人,三十多岁,高大健壮,神情刚毅,家境富裕,文武兼修,当过任城县令,应看不惯官府**,辞职后乡。后碰到陈逸,大家志同道合,变卖家产,一起来到冀州,在冀州刺史府任兵曹从事。二年前,王芬奏请皇上,为平息黑山贼张燕,刺史府组建了一支军队,周旌被任命为冀州都尉,有权力调动冀州各郡兵马。后幽州张举叛乱,征北大将军皇甫嵩统领幽州、冀州兵马,冀州都尉周旌率一万郡兵随皇甫嵩到幽州平叛,因作战有功被提升为冀州校尉,一万人马还剩下五千多人,但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回来后补充齐全,还另外征募了一万骑兵。王芬私下派人分批从洛阳马市购买了一万一千多匹战马,正在加紧训练。

    “大师联络的各地豪杰是否也到了信都城。”

    “回禀大人,贫道奉大人之令,联络了四百多好手,都已潜伏在信都城中,只等大人一声令下!”

    汉顺帝时,琅邪人宫崇把师傅于吉所得的神书《太平清领书》献给朝廷,奉天地顺五行为本,通晓此书能治国安邦,天下太平,长生不老,朝廷以其妖妄不经而收藏起来,不许外传!此神书即《太平经》,巨鹿人张角侥幸得到此书,用心研读,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利用《太平经》传播道教,教练弟子,以跪拜过、符水咒语为人治病,以“善道”教化天下,十余年间,徒众增至数十万,创立太平道……

    襄楷,六十多岁,平原郡人,鹤童颜,颇有仙风道骨,武艺高强,还通晓医术,善天文阴阳之术,通晓《太平经》,和大贤良师张角是至交,以前还反对张角兴兵起事,以免连累天下百姓。但几年过去了,奸阉横行,皇帝更加荒诞无道,朝廷**,豪强横行,农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只有铲除奸阉,废黜当今皇上,辅助明君,天下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暗地授徒传艺,为百姓治病,招募能人志士、武林高手和黄巾军残部共二千多人,在平原郡创立大信堂总坛,在泰山郡、洛阳、南阳郡和安平国分设东西南北四部。

    “大师,合肥侯是否已请到冀州?”

    “回禀大人,贫道已经把合肥侯请到了清河国安置妥当。只等这边事情办妥,马上恭迎合肥侯登基。”

    “元乐,粮草军械是否准备妥当?“

    “回禀大人,已储存了五十万石粮食,二十万石草料,一万一千匹马,四万人的军械。”冀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