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五章:赶往湘江

    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一日是红军突破湘江的最后一天,战士的热血使湘江变成了一条鲜血染成的红飘带。

    湘江,长江中游南岸重要支流。又称湘水。主源海洋河,源出广西临桂县海洋坪的龙门界,于全州附近,汇灌江和罗江,北流入湖南省,经17县市,在湘阴濠河口分为东西两支,至芦林潭又汇合注入洞庭湖。干流全长856千米,沿途接纳大小支流13oo多条。著名的灵渠就在距界1o多公里的兴安县城,通过著名的灵渠分水坝把河水一分为二,一注入湘江,一注入桂江,也就是著名的湘桂分离。这条普普通通的大江将因吞掉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的生命而名扬全国。

    十二月一日凌晨,最高三人团深知形式严峻,红军就要面临主力覆灭的危险。博古,周恩来终于决定:所有部队扔掉全部重装备和辎重,轻装突击。为此他们还向全军出了一个非常罕见的政治命令,严历命令各支部队务必克服困难迅渡过湘江。

    全文如下:一日战斗,关系我野战军全部。西进胜利,可开辟今后的展前程,退则我野战军将被层层切断。我一、三军团长及政治部,应该连夜派遣政工人员,分入到各连队去进行战斗鼓动。要动员全体指战员认识今日作战的意义。我们不为胜利者,即为战败者。胜负关全局,人人要奋起作战的勇气,不顾一切牺牲,克服疲惫现象,以坚决的突击,执行进攻与消灭敌人的任务,保证军委一号一时半作战任务的全部实现。打退敌人占领的地方,消灭敌人进攻的部队,开辟西进的道路,保证我野战军全部突过封锁线,应是今日作战的基本口号。望高举着胜利的旗帜向着火线上冲去!

    经过艰苦跋涉,中央纵队的将士们在上午赶到湘江边。尽管天气干燥,晴空万里,湘桂11月份的天气还是日渐见冷。将近中午的时候,十几架敌机轰炸一番刚刚飞走,毛伟人拄着一棵小树做成的拐杖在警卫员的护送下来到硝烟弥漫的湘江界渡口。

    透过慢慢消散的烟尘,只见大树倾伏,驮马狂奔,被炸者肢体枪支鞋帽行装一起四处飞迸。渡口边的沙滩上,散落着马匹和人体的残骸,许多两米多深的弹坑。坑中还冒着黑烟,弹坑附近倒伏的树枝上挂着带血的布条碎片,有一个弹坑四周,竟躺着十多具尸体。救护人员徒劳的救护着。

    宽阔的江面上,浓烈的硝烟中,浮桥用竹竿或是木板连接起来平铺在水面上,没有桥墩,更没有栏杆和扶手,走在上面晃得厉害,红军踩着早已磨穿的草鞋,徒手走在上面都会害怕有些害怕。有些在撤离苏区前刚刚扩红的新兵,此时此地看到的却是湘江岸边横躺竖卧的熟悉又陌生的战友,鲜血汩汩地从身上、头上流出来,还带着他们体温的血染红了江边的沙滩,染红了奔腾的江水。许多新战士从未见过这样的残酷场面,他们颤抖着,惊悚地跑过倒下的战友身边,跑向江边的那座摇摇晃晃的浮桥。

    瞅着混乱的渡江现场毛伟人忧心忡忡。湘江,对*来说,具有非常特殊的感情。湘江寄寓了他多少梦想和希冀。

    正在指挥渡江的周伟人看到**站在湘江渡口浮桥边,连忙走了过来。寒暄过后俩人就讨论起当前的严峻形势。

    **象个局外人一样问得很随便:“现在的情况怎样?”

    “应该说现在情况非常严重。”周恩来声调嘶哑,他准备对目前严峻的局面承担领导责任。“一、三军团打得很苦,伤亡很大,三十四师和六师十八团从早上就失去联系,凶多吉少呀!”

    毛伟人一听不敢相信的问:“陈树湘的三十四师?贺疯子的十八团?两员虎将呀!”

    周恩来流露出一种深深地负疚感:“前锋后卫每坚持一天都很难,因为中央纵队行动太缓慢。我们贻误了战机!”

     “叫花子打狗,边打边走,哪能快得了!我们应该及早轻装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