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章 无衣 (四 下)

    与二丫一番争执后李旭心中对今后自己何去何从的问题反而想清楚了许多。如很多人看到的那样大隋朝的确已经病入膏肓。他如今所能做的不过是尽力报答皇帝陛下的知遇之恩和张须陀老将军教诲之德而已。即便此行能顺利平了瓦岗还有无数贼人在其他地域作乱只要把持朝政的那些世家大族依然我行我素即便十个李旭和张须陀联手也改变不了这个国家继续走向灭亡的大势。

    所以与其像张老将军在绝望中战死不如尽了一份应尽的义务后便退回博陵去保地方安宁。朝廷和权臣们罪孽深重但地方百姓却是无辜的。他们不应该也没必要为这乱世殉葬。旭子自问没有力量挽回整个国家的命运但他知道守护一隅之地的本领自己还堪一二。乱世之中那是他的职责也是他的宿命。

    想清楚了未来的展方向后他立刻命令麾下弟兄们改变了行军路线。不去主动招惹济北、东平一带新崛起的几家大盗而是把队伍稍稍向南绕了一小段路取鲁郡、彭城和梁郡等三个相对平静的地域迂回接近荥阳。

    尽管把重骑兵和步卒都留在了黄河以北博陵军的行进度依然比平时慢了许多。眼下素有粮仓之名的河南各地破败得厉害官道两侧的枯草和灌木都长到了半人多高三年前曾经有人聚集的堡寨也多数变成了一片废墟。这种情况给行军和扎营带来了极大的麻烦有时为了找到一个靠近水源又不怕被人放火偷袭的宿营地他们不得不沿着年久失修官道多走两到三个时辰。有时为了保存将士们的体力李旭不得不下令全军在好不容易找到的县城内停留一到两个白天。即便停留在城中大伙也不敢过于放松警惕。自从张须陀老将军阵亡后相信李密是真命的天子的人无形中增添了好几倍。就在李旭于齐郡逗留的短短几日之内瓦岗山周围已经便有四个县城的大隋官吏以城池和其中百姓向李密邀功。得到完整的城市作为根基瓦岗军的实力快壮大越来越具备取代朝廷的模样。在此兴败存亡的关键时刻试图趁机谋取富贵或在史书上留下名姓的“英雄”、“豪杰”不计其数一旦有人在博陵军休息时冒险起事人生地不熟的将士们肯定会被打得措手不及。

    除了被军务忙得脑门升烟外李旭还为各地不断传来的战报而震惊。这里不像远离权力中心的河北隶属京畿重地的河南各郡治安虽然乱各种消息却传播得非常及时。在途经鲁郡治所瑕丘时他收到奉旨征讨杜伏威的右御卫将军陈稜全军覆没仅以身免的噩耗。正月初十他在彭城郡北部的丰县得到了近在咫尺的战报流寇徐元朗领兵绕过齐郡纠结巨野泽附近的各路土匪再次攻陷东平郡治所郓城整个东平不复为大隋所有。还有一条未经证实的消息听起来更令人沮丧曾经隶属于博陵军麾下的涿郡兵马年前在长河县中了窦建德的诈降计通守郭绚当场被杀万余弟兄逃出生天的不足两千。

    “杨义臣老儿在搞什么啊?”王须拔被郭绚战死的消息弄得火冒三丈捶打着营帐旁的树干骂道。“咱们走时把一支完整的兵马交托给他这老儿却辜负大将军所托……”

    “杨老儿不会看上了大将军的地盘吧!”郭方与郭绚沾亲带故懊恼之余难免将事情往更坏处想。去年博陵军主动杀到河间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怕杨义臣借着剿匪之名图谋六郡如今李旭本人不在老巢坐镇难免有些无耻的家伙见利忘义。

    “杨老前辈不是那种人在咱们自己人还把具体战报从河北送过来之前大伙稍安勿燥!”李旭皱了皱眉低声劝告。“不要乱传这个谣言以免影响军心。有赵司马和吕将军二人在博陵出不了大乱!”

    “大将军说得有道理赵司马为人谨慎处事果决。如果是杨义臣借流寇之手陷害咱们的人他不会坐视不理!”张江想了想在一旁附和。‘此行有些唐突!’当大军过了黄河后以他为的很多郡兵出身的将领都为自己当初的莽撞而暗自懊悔。在他们眼里李将军之所以放弃在河北大捞战功的机会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