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章 补天(五上)

建成是个宽厚的兄长但在用兵打仗方面的确不如世民远甚!”

    听完了李渊的担忧素来有机变之名的裴寂难得地犹豫了片刻。半晌之后他叹了口气郁郁地说道:“也许世子需要更多的历练机会吧。毕竟他这一路上中规中距虽然没有打过什么大胜仗也没出过什么大纰漏!”

    “我不知道该怎么给他创造机会。起兵之初除了刘弘基外我把手中最得力的将领和最好的谋士全派到了他的麾下!”李渊一边叹气一边摇头非常为建成的表现失望。

    做为父亲的他已经做得足够偏心。可左路军的战绩远不如右路也是人所共知的事实。除了柴绍在李世民的麾下屡屡阵斩名将外侯君集、长孙顺德都大有建树。最替李世民长脸的是左一统军刘弘基从霍邑、扶风、渭水一直打到长安脚下此子连战连捷所向披靡。没等其他各路弟兄跟上仅凭一支先头部队就把京师留守卫文升杀得抱鞍吐血回城后没几天便撒手西去。

    如果早知道柴绍、长孙顺德和刘弘基三人能有如此大的建树李渊宁愿自己当初把他们全派遣在建成麾下。越是这样想他越觉得次子世民的厉害。作为有着多年识人用人经验的他非常清楚麾下人才能不能挥作用与主事者的能不能做到知人善用之间的关系。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孬孬一窝。柴绍等人连战皆胜正说明了李世民是个卓越的统帅。而反观建成有陈演寿、钱九珑这些老将帮忙却建树聊聊不是能力不足又如何解释?

    短时间内李渊可以帮助长子压制次子的锋芒。可随着问鼎逐鹿的战斗越远越烈他终有不得不让世民独当一面的时候。到了那时建成凭什么和自己的弟弟争辉?如果一个能力不强但性子仁厚的哥哥做了储君而弟弟勇悍、狠辣兼而有之且素得军心那岂不是第二个杨勇和杨广?

    “叔德能事先想到这一点就远比先帝睿智。”裴寂对李渊所面临的困境也束手无策只能尽力让老朋友看到光明的一面。“你这么早就做绸缪不会没有任何效果。况且你先前的安排本身就有问题看似照顾世子实际上反而限制了他的施展空间!”

    “哦!此言怎讲?”李渊听裴寂的话里隐隐有为建成辩解之意赶紧洗耳恭听。

    “老陈、老钱他们几个的确都是宿将但年纪毕竟大了。守成有余进取不足。而我大军倾巢南下正是开拓之时。你用几个守成之将辅佐世子开疆拓土不是故意缚住他的手脚是什么?叔德仔细看看自从咱们出兵以来最善战的反而是那些年青人。特别是那些经验不足之辈用起兵来天马行空常人根本无法揣度!”

    “的确如此!”李渊听得连连点头。眼下他军中从整体而言战果最卓著的并不是李世民所在的右军。虽然右军一路上凯歌高奏并且出了刘弘基这个常胜将军。但比起娘子军的战果来李世民等人只能仰头而视。上党、长平、绛郡、文城粗略算下来目前李家近一半土地都是李婉儿打下来的。这还没把孙华和丘师利两个的建树归纳在内。而李婉儿麾下这些悍将此前几乎个个都是无名之辈。

    “所以日后唐公不妨再多调派些年青人到世子麾下。建成素有容人之量年青人在他那里不愁没有用武之地!”裴寂一边说一边整理思路终于想到了几个堪称绝妙的主意。

    “的确!你这几句话又值一千顷地!”李渊紧皱在一起的眉头渐渐舒展。他必须给建成创造更多的机会必须努力增加建成的班底厚度。可现在手中还能把谁增加到长子的麾下呢刘弘基自当年辽东之战后一直就对建成很疏远。新来的王元通、齐破凝本事尚可但也是当年被建成丢在辽河东岸的。即便婉儿肯将自己的部将分给哥哥二人也未必肯在建成麾下尽心尽力!

    思来想去李渊都没有在自己麾下的年青一代中找到一个能力可以与刘弘基比肩者。凭心而论侯君集和长孙无忌都不错可二人早就成了世民的铁杆。自己这个当父亲的已经很偏心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