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六章 促膝议发展

的准确有些飘然自得。

    说着话进了龙口镇二人在街中心暂时分手贺国光去了镇西的榨油厂冯华则穿镇而过直奔南圩门外的兵工厂。

    兵工厂的厂址选择在镇南紧靠挥河的一个u字形拐弯处。这里三面环水易于防卫同时远离居民区安全系数较大也便于利用挥河的水力资源。为了安全起见冯华还在兵工厂派驻了一个排的义勇军日夜警戒。

    冯华对兵工厂的建设非常重视。他深知中国百年的屈辱与军事落后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随着战争形势的展仅靠无名洞里的那一点武器弹药根本无法支持大规模的战事需求。因此迅形成自己的军工生产是与军队建设、根据地展并驾齐驱的三大任务之一。他把这件事专门交给周天宇负责天宇也知道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

    虽然现在的兵工厂只是生产手榴弹、地雷等武器但兵工厂除了周天宇再也找不出一个象样的专业技术人员。像赵六如果让他打造锄头、犁铧或是扎枪头、大刀片他绝对是个出色的铁匠。可是手榴弹之类的东西别说他没有见过就是听也从来没有听说过啊!好在他们手头上有日本97式手榴弹和德国m24式手榴弹的样品。

    为了仿制手榴弹邢亮、周天宇和赵铁成等几个人可是费了很大的功夫。他们通过把两种式样的手榴弹拆卸分解、研究比较最后决定按照m24式手榴弹的模式仿制与其结构相同但生产结构更简单、弹体更小、重量更轻的巩(县)造手榴弹。(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巩县兵工厂生产的这种长柄手榴弹与解放后我国生产的5o式手榴弹、67式手榴弹及德国m24式手榴弹结构相同邢亮在部队时对这几种手榴弹的基本情况曾有所了解。)

    手榴弹的生产暂时设置铸造、手柄、制药、拉火和组装五个车间。铸造和手柄车间的工艺比较容易解决把拆卸下来了的手榴弹铸铁弹体交给招来的工匠这些原来的铸锅匠按照弹体样品制模、翻砂、化铁、浇铸很顺利的浇铸出第一批半成品;手柄车间是最不让人操心的地方长白山区不乏原料那些工艺高的木匠师傅制造中间空芯的木柄简直是小菜一碟;制药车间到是遇到了一些麻烦可是在周天宇和那些从鞭炮爆竹作坊招来的工匠的日夜努力下经过十几次试验终于研制出了以硝胺成分为主的炸药;最让周天宇头痛的是拉火车间虽然像小铜套、延期药管等问题没有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但雷管的研制摩擦线圈的制造却遇到了难题只是那拉火索的瓷粉配置就不知道试验了多少次。

    这些日子周天宇、赵铁成几乎是日夜都呆在工厂里。他们与工人师傅一起研究不断改进经过近百次试验才终于成功的制造出那个世界的第一批属于“现代式样”的手榴弹。周天宇将其定名为“龙式”手榴弹既是表示手榴弹是在龙口街制造又包含着是“龙的传人”生产的意思。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完善“龙式”手榴弹很快就正式投入了生产目前的生产能力为月产三千枚全厂的工人也达到了二百多号人。

    这些天虽然地雷和手榴弹的生产都已转入正规但兵工厂扩大生产规模、机关枪及子弹的研制等大小事情还是忙得周天宇团团转兄弟二人已经好多天没有见面了。

    走进工厂大门冯华就听到翻砂车间人声噪杂。车间里赵铁城正在指挥着工人为新落成的化铁炉安装配备的大风匣周天宇蹲在地上和几个工人们鼓捣模具。看到冯华到来他欣喜地跑上前:“华哥你怎么来了?亏了你还记得兄弟呀?”

    冯华打量着满身油污、胡子拉碴的周天宇:“臭小子我什么时候忘记过你?倒是你一头扎进兵工厂就不想出来也不知道主动去看看我?”

    天宇摊开双臂满脸委屈的样子:“天理良心啊!我脱得开身子吗?每天忙得晕头转向实在是走不开呀!”

    “好了知道你忙这不我就主动来看你了。”冯华拍打着他的肩膀表示理解。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