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十一章 春帆楼风波

底牌都拿不出来。军方那些将领非要动新的辽东攻势现在可好碰了个灰头灰脸不说还让自己在谈判桌上也处于了被动局面。

    伊藤心中虽然这样想嘴上威胁的口吻却更加变本加厉:“中堂我们的主攻方向并不在辽东这一点您是非常清楚的。我不得不提醒您广岛现在泊有运船六十只兵员数万人小松亲王随时准备添兵再战皇军登6大沽口只是早晚的事情;到那时候皇军从天津沿大运河溯源而上北京城必然不保啊!”

    伊藤博文**裸的恫吓语言又勾起了李鸿章最为忧虑、担心的事情他知道大清国是绝对找不出第二个冯华和第二支义勇军的。不过老于外交事务的李鸿章也未露声色只是冷冷地答道:“伊藤君今次渡海而来足见我国诚意如果不能停战其余如何再谈?此事还望伊藤君三思!”说完不等伊藤回答拂袖而起。

    李经方见谈判再次进入僵局赶紧提醒李鸿章不要动怒。而李鸿章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回去再议。”

    伊藤博文见此情景知道挽留不住只好放缓语气说:“我与中堂原是故交但此乃举国之意还请中堂见谅。”确实伊藤博文自己是做不了主的他完全听命于设在广岛的大本营和明治天皇的指挥他们才是操纵和谈的幕后人物。

    既然中日双方的立场相距甚远两国和谈代表只得约定明朝再议当日的谈判又一次不欢而散。

    满怀心事的李鸿章从春帆楼走出来一直对父亲今日举动有些不理解的李经方赶上前低声说道:“父亲儿子有一事不明您从二十多年前就提出‘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八字方针可是您今天的态度与您的一贯思想大不一致啊!”

    李鸿章捋了捋颌下的胡须说道:“经方啊你以为我是贪生怕死才主张求和的?当初我慎重处理和与战的问题是因为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自知不逮。在危急存亡之时我们势弱决不能忿于一斗而应更加深沉忍耐力求后制人。即便要打仗也须打有准备之仗啊!”

    轻轻地咳嗽一声他继续说道:“至于我提出的“和戎”思想你也没有理解透彻。因为我国正面对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的严峻局面强于用兵深恐祸患更有不可测者呀!现战端已起结局已成安能不去力争?而一味退缩岂不是去满足倭人的狮子大开口?即使是在谈判桌上我也要尽量力争为朝廷减轻一些负担为太后、皇上分忧。”

    “万一谈判破裂了呢?”李经方有些忧虑地说道。

    李鸿章还没有回答轿夫已经抬过了轿子。他向李经方摆了下手先钻入为的那乘轿子里。几乘抬轿鱼贯而行缓缓离开了春帆楼。

    马关的街面还算繁华街上的店铺餐馆一家挨着一家。此时正是下午四时左右是商店营业的黄金时间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很多。就在李鸿章等人的轿子行走到已距行馆不远的、外滨町附近的一个路口时拐角处路边的人群中突然窜出一个浪人打扮的青年男子他迅猛地扑向李鸿章的坐轿。在随行护卫未及反应之时只见他左手抓住轿杠右手执枪对准轿内的李鸿章勾动了扳机。由于事出突然李鸿章不及防备左颊中弹血流不止登时昏厥过去。一时间现场大乱行人四处逃避行刺者趁乱躲入路旁的一个店铺里然后混入奔跑的人群中溜之大吉。

    看到李鸿章已然昏迷不醒李经方和随员、卫士们在紧急处理了一下伤口后赶快把他抬回行馆随行的医生史蒂文森当即实行了抢救。经检查子弹幸好嵌在了颊骨中间不曾伤到要害地方李鸿章侥幸死里逃生。

    经过紧张救治李鸿章很快就苏醒了过来。他毕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物虽然伤口疼痛异常仍然显得非常镇静。他看着染满血迹的官服、内衣边说边喘息着、吐字困难地叮嘱随从:“此衣务必妥善保存切记!切记!”

    看着他每吐出一个音节嘴唇张合牵动伤口那痛苦不堪的样子李经方关切地说道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