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章

    时光如白驹过昔似乎只是转眼之间一个多月便已过去。残冬消逝春风逐渐吹绿淮楚大地。

    寿春郡治下各县各地随处可见从事农耕的百姓。这一月多来在孙乾、陈震、糜竺等通擅政务的良吏不辞劳苦、亲力亲为的四处奔走下寿春的农耕、商务逐渐走上了正轨。由于大哥一惯勤政爱民的好名声附近州郡的一些流民纷纷归附过来大大地缓解了寿春地广而人口相对稀少的难题许多原本因无人耕作了荒芜的土地被重新开了起来。

    但是流民的涌入也带来另外一个不好的问题----曹操、孙权甚至包括刘表纷纷派遣了为数不少的细作混在流民之中进入寿春。陈到的巡城军曾在一日之内捕获六名行为可疑、似乎有意刺探我军情报的男子经由徐庶和陈到亲自讯问查明其中一人来自荆州刘表处一人来自江东孙权处其余四人皆由曹操军中主管刺探各方情报的贾诩所派出。

    这些近乎无孔不入的细作仅仅依靠军士来查巡根本解决不了问题颇为令人犯难。在几经商议之后由徐庶提出一个较为可行的方法----重新实行前时的“亭里之法”并稍做变通。(注:“亭里之法”是从东汉时期开始实行的一种基层民众管理制度具体内容为:每五户百姓为一“伍”伍有伍长主五家以相检察;“伍”之上有“什”什有什长主十家事;“什”之上设“里”里置里魁掌一里百家;“里”之上置“亭”亭有亭长主求捕盗贼;亭再往上便是县。另大县之下还设有“乡”界于“县”“亭”之间。“亭里之法”就相当于后世的保甲制度!)由于寿春累年战乱百姓时而逃亡时而迁进原本的亭、里、什、伍几乎已经被废弃。现在徐庶提出恢复“亭里之法”将寿春全郡的百姓重新登记入籍重置亭、里、什、伍安排德高望重的乡老任里、什、伍之长;亭长则由县尉(注:县尉是县令的佐官主管一县兵事)派遣军中勇悍军士担任每亭可征募乡兵1o名由县里配备兵刃负责缉拿盗贼。凡新入寿春的流民皆须由县吏登记入籍规排进“亭”、“里”之后方可分配到荒芜土地进行耕作安居入户。百姓之间的邻里纠纷皆由里、什、伍之长逐层调解;若有大股盗匪劫掠百姓之事亭长及乡兵无法抵挡可直接向县尉求援。百姓若是现附近有疑似敌方细作之人可通报于里、什、伍之长若是查证属实举报人可获钱粮之奖赏但却禁止以举报为名行挟私报复之实违者必责。

    改良后的“亭里之法”经大哥同意之后正式推行到寿春郡下各县但由于时日尚短具体效果如何暂时还未能显现出来。但这一制度既然能够自汉代以后延续了一千多年自然应有其可取之处!

    在军事上这一月多来我军总体形势还算风平浪静。曹操军忙于长安和河北战事无暇南顾暂时与我军倒是相安无事。寿春方面由于我仍在养伤操练整军之事便由二哥一手操办赵云、陈到等人从旁协助。痛心于汝南之战中我军与曹军战力的差距二哥下了大力气亲自操练军卒日日不停。新近归降的18oo骑曹军精锐轻骑已被一并归入了风骑营尽管起初不少人对投降之事仍心有不甘。但赵云却在与他们见面之初就给了这些骑兵一个下马威--------貌似文弱的赵云以单人独骑挑战其中最为强悍的1oo名骑兵。结果完全出乎这些骑兵意料之外不到两盏茶的工夫1oo名骑兵无一例外尽数被赵云击落马下。若非使用的仅是无枪头的木棍恐怕无人可以逃脱死伤的命运。经此一战所有归降的曹军骑兵都认识到----新东家的这位新统领仅论武勇绝对不在张辽将军之下。随后在赵云巨大的人格魅力之下这些骑兵从惧到敬从敬到服逐渐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合肥方面在魏延的鼎力相助之下甘宁正式将他的水军营组建了起来。甘宁从供他挑选的3ooo人中又精心选拔出了近14oo人加上了原先自己的3oo多“锦帆兵”以及从江淮附近新近招募的5oo多名“**”、“湖贼”组成了拥有23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