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章

葛亮不知他此问的目的何在。大哥面色一正略微思索后朗声回道:“备有生以年便志在兴复汉室社稷。此生必矢志于此而不虞!““谢主公解惑!”诸葛亮躬身施了一礼面色恢复成一贯的平静无波和声说道“如若主公意欲据长江而守一隅则迁治所于江东无可厚非;但主公既有意天下社稷以亮之见迁治所过江恐怕就有些不宜了……”

    在众人有些疑惑莫名的目光中诸葛亮神态从容自若地说道:“先贤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秦诸侯争雄之时秦独居关西东有六国合纵为敌西有戎狄为患却能历久不衰扫平六国何也?皆因其处忧患之中秦君雄心不堕秦民民风彪悍关东诸国概莫能敌。然秦灭六国、天下一统之后却二世而亡何也?耽于逸乐!诚如张从事所言‘江东之地既有长江天险为屏更有我锦帆水军纵横于大江之上纵曹操以北地百万之师前来寇犯亦只能徒呼奈何’然则正因有大江、水军为屏易使人生安枕无忧之心而堕失进取之志。进取雄心若失图谋天下社稷又何从谈起……”

    “诸葛司马之言差矣!”张懿摇了摇头反驳说道“所谓凡事因人而异!据江东便不可坐望天下么?项籍(项羽)亦是起自吴中为何能不逸于安乐果断渡江北上。一举击破强秦。诸葛司马莫非以为主公不如项籍乎?”

    面对张懿颇带挑衅意味的反驳诸葛亮只是淡淡一笑不慌不忙地回道:“张从事莫非忘却一事!项籍纵想据守江东便能如愿么?可知其时南越之地亦有秦甲数十万项籍若据守吴中待那数十万秦甲北上之时便是其伏尸之日。于项籍而言起兵渡江北上正是其死中求生唯一之途。如此情形之下。将士用命。安得不成事乎?主公之势与项籍当日有天壤之别而今江东平定山越归心。会稽之南仅余一人烟稀少的交州可谓毫无后顾之忧!”(注:项羽、刘邦等人起兵反秦之时。在南越地区有5o万秦军驻守。

    但不知何故这支庞大的秦军竟然没有回师救援秦庭)张懿所举反例。居然被诸葛亮借用了来作反戈一击!张懿眉心微皱略一沉吟继续说道:“寿春四战之地无险可守主公仍定州治于此安危以何为护?诸葛司马之说未免有些虚无飘渺了。”

    “呵呵……”

    诸葛亮仔细地看着张懿眼中闪烁着无比睿智的光芒微笑着回道“亮何曾反对迁移治所?寿春三面受敌势孤难守确不宜为主公治所但亦不必迁至江东!”

    “孔明以为何处适宜?”大哥也有些好奇起来接口问道。

    “庐江!”诸葛亮淡然回道“庐江衔江南江北要冲背靠长江东临巢湖有锦帆水军为护可保无虞。北有寿春为屏不与曹操治地直接接壤有战略纵深。西接荆襄有刘表为藩翼。正是进可攻退可守之要地!且庐江毗邻丹阳、吴诸郡主公坐镇于此亦可起到安抚江东民心之效!”

    张懿摇了摇头沉声说道:“非也……”

    诸葛亮和张懿二人的争辩各自旁征博引由军而政、由地及人针锋相对……听得厅中众人瞠目不已只有徐庶和鲁肃等寥寥几人露出兴味地表情!半个多时辰下来诸葛亮虽然占着上风但张懿却也总能寻出理由来驳斥。大哥见天色已晚遂暂停议事将此事放至明日再议。晚间大哥将二哥、我留在府**宴。宴间不可避免地谈及到迁移治所之事。

    “……孔明、仲司二人之言皆有可取之处。庐江、秣陵为新治所俱无不可。”大哥放下手中酒爵和声说道。

    “大哥更为属意何处?”我颇感兴趣地询问道。

    “我等兄弟戎马半生四处奔波都是习惯辛苦之人。若当真退到安宁之地一时间恐怕也未必适应得来……”

    大哥怅然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孔明的话很有道理!由辛入逸易由逸入辛难啊……”

    大哥虽然没有明言但我和二哥已知他的决定。翌日再次议事之时大哥宣布----将迁移治所至庐江但并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