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十七章(下)

军帐内。在军帐四周并无巡逻地士兵只有数十名弓箭手潜伏于旁。

    一直等我和李通坐下后于禁才机械地抬起头来。

    “张右将军----”于禁想要起身却被我阻止了。

    “于将军你我也有数年未曾谋面了不想竟在这里再会!”上次见到于禁似乎还是是在汝南的时候。

    于禁苦苦一笑什么话也不说只是将头垂得更低。

    “于将军今后有何打算?”

    抬头看了看我于禁眼中没有半点生气:“于禁已是阶下囚要杀要剐听凭张将军决定。”

    “文则正值盛年年富力强正是建功立业、蒙荫后世之时此刻轻言死志岂不可惜?”根据原先历史对于禁的描述他应该是个有强烈功业心的人这样的人一般不到迫不得已是不会最终选择死亡的。

    听到我这话于禁的眼神在一刹那有了一丝波动但很快又恢复死一样的寂然。

    “文则……”李通轻轻唤了一声于禁的字随即嘴唇微微颤动竟然说不出一句话来。

    于禁看着李通倒也没有说什么挖苦讽刺的话只是拉出一丝苦笑“文达我不怪你但我跟你不一样啊……”

    李通低下头同样苦苦一笑。

    虽然于禁话没讲完整但我大概也能猜出其中地意思。于禁表示不怪李通没有放他逃离的决定但他也无法像李通一样选择归降。这其中的原因恐怕很大程度跟家人有关。李通归降时他的家人都在寿春;但于禁的亲人家族却都在曹操治下……

    “将军!”李通向我使了个离开的眼色我会意地宽慰了于禁几句后领着李通离去。

    有那么一瞬间我感觉于禁的目光在盯着我的后心但很快又消失无踪。

    步离于禁军帐地途中。李通地情绪明显低落了不少。

    李通是个军政通才(当然军务才能远政务才能)也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当日他在我个大哥三番五次的劝说下才被打动答应归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已完全抛弃了曹操对他的恩义这也正是他最为难得的地方。

    让李通与曹操、与他昔日的同袍对上于他恐怕是个痛苦的煎熬。

    等这次回庐江还是建议大哥将李通调离对曹操作战地第一线。

    “文达你且宽心!”笑了笑。我宽慰李通道“等此次回到庐江我请大哥亲自劝于禁归降!”

    “多谢将军!”李通艰难地扯出一丝笑容。

    翌日清晨我军押解着俘虏从固始起程返回扬州。

    与此同时黄忠也领军西向回师襄阳。李通由于仍要协助荆州防卫北面曹操的威胁所以也随黄忠一道西返。

    大军行进到寿春最西陲的寿县时一分而成两部一部随魏延继续向寿春行军另一部而由6逊统领。折道向南。返回庐江。

    而我则带着“俘虏”于禁轻骑先行赶往庐江。

    我赶到庐江时。大哥对士燮入侵的反击也已展开。

    对士燮的近乎肆无忌惮的的北犯大哥先前采取了忍耐的态度一者是因为江东兵力短缺二者是江北的危机还未消除同时大哥也对劝说士燮退兵抱着一丝希望。

    但大哥的亲笔手书送出已经过2o日按时间算若以最快度传书于交州大约十一、二天即可到达。但事实上交州军对庐陵进攻始终没有停过说明士燮根本无意停手。既然礼不成。就只好动兵了。

    大哥也不是个拘泥于物地人一旦认定某事就会毫不犹豫地执行下去。

    大哥与二哥、徐庶、诸葛亮、张懿、鲁肃等人仔细商议后以扬武中郎将吕蒙为主将统丹阳、吴、九江、豫章、庐陵五郡共23ooo兵马连同荆南地援军迎击交州军。

    同时大哥还采纳诸葛亮的建议命越郡太守毛会大造声势诈做要从越郡出兵直接攻袭交州腹地。借以迫使士燮回师。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