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零七章(下)

    “公孙康五日前自辽东起兵除动用了自家兵马外还从三韩、高句丽、沃沮(都是辽东周边的藩属国和部族)征调了大量士卒。公孙康诈称‘起大军三十万’实际人数虽然没有这么多但八到十万人应当还是有的具体数目细作正在探查之中。”徐庶指着悬挂在屏风上的一幅幽州地图从标注辽东郡方位的那一块手指迅向左移动随后定在了一点上“辽东军的攻击方向是昌黎。至细作传讯时大致已到达医巫闾山距离昌黎不足百里。”

    “小看公孙康了!”庞统呵呵笑道“这位镇北将军(镇北将军本是公孙度的职位但两月前公孙度因病而亡正式继位的公孙康顺理成章地承继镇北将军之职)非但胆气十足连一出手也是十万大军的手笔当真是不、简单……”

    “乌桓和鲜卑有动静么?”诸葛亮轻摇羽扇沉吟着问道。

    “暂时还没有!”徐庶知道诸葛亮问这个问题的意思摇头回道“不过自去年十二月起鲜卑的拓拔、慕容两部就为争夺水源、草场而大打出手。几月来两部的人畜死伤颇大这场战事鲜卑恐怕不会参加了。而乌桓与辽东公孙氏关系一向不错公孙康起兵攻曹料想必会向乌桓请援但眼下确实还没有什么动静可能是在等待适当的出兵时机。”

    在北疆所进行的战事鲜卑、乌桓、匈奴等族都是不得不考虑在内的因素。这些游牧民族的战略素养可能并不高到哪里。但动辄上万的骑兵精妙地骑击战术凶悍好战的性格让他们成为一支绝对无法令人忽视的力量。前些年日薄西山的袁家所以能够勉强维持很大程度上就是借了乌桓、鲜卑的势。而袁家最终走向覆亡也是因为曹操对北疆游牧民族实施拉拢从而斩断了袁谭最为得力的一支臂助的缘故。但即便曾被曹操拉拢。乌桓、鲜卑这些北疆草原上的狼性民族。从内心中也很难真正臣服汉人政权。安稳了没多久后天性使然他们又开始对幽、并两州开始了频繁地劫掠袭扰。连曹操这样地不世豪雄短时间里无法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乌桓参战与否。对公孙康也是双刃之剑用得好能伤敌。用不好也可能会砍伤自己!”庞统收敛笑容正色说道。

    “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控制问题看公孙康能否牢牢将乌桓军控制在自己的战旗下。乌桓王蹋顿是个贪婪之辈很有可能会被收买而曹操又是个善于搞阴谋诡计的人。若辽东之主是公孙度还好以公孙康地年轻气感未必能控制好乌桓军。”

    “照先前所达成协议公孙康既然已经起兵我方是否出兵策应?”听罢徐庶几人的分析后大哥先是微微颔随后又询问道。

    “主公以肃之见出兵策应之事是宜迟不宜早!”鲁肃微捋颔下地几缕清须出声说道。

    “此话怎讲?”大哥略感愕然地问道。

    “从表面看来公孙康重兵叩击幽州曹操必会调集大军北上迎击进而会造成其余州郡兵力空虚这似乎正是主公北伐的绝好机会。”鲁肃缓缓分析道“但若往深里思索肃却以为眼下并不是出兵地良机原因有二其一此战的详情不明前景不清贸然出兵对主公并无实质帮助!公孙康虽然调集大军进袭幽州但目前我方仍不知其真实战略意图……他究竟是想彻底打垮曹操还是想攻城夺地扩充实力又或是想以大军对曹操施压、以达到某种要求?第一种可能几乎不存在公孙康再如何自负也不至于会狂妄到认为自己能够彻底击败曹操。较现实的是后两种可能如果公孙康是想攻城夺地、扩充实力倒也罢了最怕就是最后一种情况。如果真是那样主公无形之中就成了公孙康向曹操施压的筹码一旦出兵劳师费财不说主公的颜面也势必受损。其而在去年的战事中我荆、扬两州军力折损颇大眼下正是休养生息、恢复军力的紧要关头。与其为这样一个未必是机会的机会贸然出兵还不如先将实力积蓄好。”

    “但这的确也是个很好的战机虽然有些风险但若白白错过岂不可惜?”前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