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七十三章(上)

    关于裁撤那支由府兵家仆临时拼凑而成的兵马一事双方始终僵持不下。

    彭漾等人再三强调保留这支兵马对于稳定成都、乃至整个西川的局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到最后言语里甚至隐射吕蒙有些心存不良……

    吕蒙同样态度坚决他一方面再次向在场的川中文武表明自己有足够力量稳定成都局势。至于西川战局就更加不需要做无谓的担心

    成都已经拿下刘璝、张松等叛贼魁也已伏诛或就擒残余的敌军已根本不足挂怀;另一方面吕蒙同样直言不讳地指出彭漾等人如此看重的这支兵马完全就是一支乌合之众人员成分太过复杂很可能就有刘璝一党的亲信奸细暗藏其中。保留这支兵马对成都稳定的危害性远远大于其所能带来的益处。

    吕蒙并不想在拿下成都的第一天就跟川中官员把关系闹僵他控制着说话的语气尺度面上也始终带着微笑。随着争论的深入他脸上的笑意也越来越浓。

    不过在一旁静观基本没有参与争论的黄权、王累等人借着身处局外的优势却看出了吕蒙微笑之下的那一丝不耐。黄权虽然无法肯定吕蒙会忍耐到什么程度但可以确定的一件事就是旦双方真的闹僵翻脸就算有那支临时拼凑起的兵马彭漾、庞义等人也绝不可能是吕蒙的对手。

    真到了那一步。只会将成都甚至整个西川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事实上黄权起先也存着与彭漾相仿的心思----川人素有排外的传统当年刘璋之父刘焉刚刚入川时就曾遭遇很大的阻力其后耗费了相当长的时间才勉强将局势稳定下来。身为川人的黄权自然也不例外如果有可能他还是希望能够完全由川人掌控西川。

    不过。与彭漾等人有所不同的是黄权地功利心更淡些思考起问题来也显得更加理智更加富有远见年多来西川的权力层起起伏伏原本的掌权者或死或为阶下囚。看到机会的彭漾等人有心扶持刘璋仅余的十岁幼子登上川中之主的位置借此掌揽大权。对他们而言。可能会破坏掌权大计地刘备军自然就是眼中钉、肉中刺。而黄权的最大希望却是西川能够尽快恢复安宁。

    因此到目前为止他能够保持平常心只做一个旁观者。与黄权想法相近的王累、秦宓等人以他马是瞻。同样也没有插什么口……

    就在僵持不休的时候关平来到了刺史府向吕蒙覆命----泠苞所部川军除了有3ooo余人溃逃不知所终外其余7ooo余人非死即降泠苞本人亦被关平迫降。

    熟知刘璝、张松计划的黄权、王累。对这一消息大感震惊设计此计划的彭漾更是诧异得几乎说不出话来----由于先前成都的防务完全是掌握在刘璝手中更有张松时刻留意因此黄权等并没有机会预先去知会吕蒙。直到城中乱起控制住东门后黄权才派出了几名信使急邀吕蒙领军入城。而设计计划之初彭漾就有借泠苞削弱吕蒙的意思在内。也不知有意还是无心信使并没有把泠苞军可能回转突袭的事情告之吕蒙。

    这也就意味着。吕蒙完全是自行看穿了刘璝(或者说是彭漾)的计划。

    想及到此黄权、王累不由得对眼前这个相貌粗豪的平南将军恻目相看。而一向自负的彭漾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精心的计策居然会被人识穿惊愕之余更生几分恼意。

    最终僵局因黄权而打破。他实在不想见战祸再起第一个开口表示愿意领回自己的府兵家仆随即王累、秦宓等人相继附和……

    见大势难挽彭漾几人也只能悻悻作罢。

    掌控住成都四门及城中要害后吕蒙立即命人张榜安民安定民心并还礼请黄权、王累等人即刻书信招降成都周边郡县。

    与此同时他还命细作即刻飞鸽传书联络中、南两路大军通禀夺取成都的捷报。

    “成都已经拿下了……”带着无可抑制的欣喜我一扬手中的绢书昂声说道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