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散尽千金却娶了老婆(3)

    林桂生却比他高明得多。劝他说:“你当总探总不能样样包办嘛人也有老的时候现在不捧个贴心人出道以后再提拔也来不及了。再说杜月笙绝顶聪明待我很忠心谅他不会过河拆桥!”

    经不住夫人的唠叨黄金荣终于并出一句话:“照你的意思办。”

    “你真是我的好当家哟!”林桂生亲昵地抱着黄金荣狂吻了一阵黄金荣顿时觉得受不住了这下林桂生更加疯狂地抱紧黄金荣趴在他耳边说:“小老虎还不快上来还等什么?”

    经过这次林桂生的决定杜月笙的人生旅程改变了。

    1916年在林桂生的安排之下杜月笙要结婚了。

    婚前他想起捧场做客的朋友虽多但是自家的亲眷总也要到几位因此他派人到高桥将他的姑母万老太太接来。

    杜月笙出生于高桥镇南十里的杜家宅。

    杜月笙的父亲叫杜文卿但是杜月笙出生后杜氏已经家道衰落2o多岁的杜文卿只得出外谋生先后做过茶馆的“堂倌”码头的“扦子手”后来与人合资在杨树浦开了一爿“永昌”小米铺聊以养家糊口。杜月笙出生后不待满月杜文卿为生计所迫弃下妻儿重返米店。

    这时正值大清朝衰势的岁月杜月笙出生的第二年即遇凶岁。杜月笙母亲朱氏无奈只得怀抱刚满周岁的儿子离家投奔丈夫。可是杜文卿的米店也因灾荒而无法营业不能养家糊口朱氏只得撇下嗷嗷待哺的月笙怀着身孕进杨树浦纱厂去做挡车工。每天12小时的挡车工实同苦力体质孱弱的朱氏不到半年因极度疲劳而弃世。杜文卿无钱营葬只得买了一口薄皮棺材把亡妻浮厝在杜家祖宅旁边的荒丘上年幼的杜月笙从此失去了亲娘。杜文卿带着一双儿女苦度岁月终因不胜负担最终把女儿送给了一个黄姓宁波商人从此杜月笙兄妹永诀。

    不久杜文卿续娶了一位张氏为妻。张氏待月笙犹如亲生儿子。此时杜月笙也已稍懂人事又聪明机灵很能讨张氏欢心。可是好景不长1892年杜文卿米铺宣告倒闭。年底杜文卿因操劳过度溘然长逝。

    杜文卿死后张氏变卖了店铺带着月笙扶柩回乡把丈夫与他原配朱氏合葬。张氏年轻守寡又带着杜月笙回到杨树浦租了一间小屋一边卖点米面一边帮人洗补艰难地过着度日如年的生活。一年后杜月笙已满6岁张氏节衣缩食把他送进了附近一所私塾。

    两年后张氏出外寻找事做不幸被流氓“蚁谋党”拐走。从此杜月笙成了失去双亲的孤儿。所以他家已无至亲的人现在结婚自家人中最亲的也只有姑母一人了。

    把姑母接来后杜月笙在法租界栈房里开了房间他对姑母很尽孝心替她买衣料请裁缝要让她穿得整齐体面来吃喜酒。

    一天杜月笙又带了一副黄澄澄的金镯头到栈房里送给他姑母万老太太以为侄儿是有钱了于是她建议地说:

    “月笙你结婚是件大事情高桥乡上你的长辈亲眷不止我一个。既然要请你为什么不统统请到呢?”

    杜月笙沉吟了半晌他问:

    “应该再请哪些人呢?”

    万老太太终于说了:

    “你的老娘舅、舅母还有一位嫁到黄家的阿姨……”

    她一口气开了一张长长的名单杜月笙的心里回往事在他成为孤儿时无人理他任他在街头打流他不胜感慨。

    “也好。”他无可奈何地回答“我这就派人去请。”

    “这副金镯头我不要。”万老太太笑着说“你最好拿它送给你舅母。”

    杜月笙懂得他姑母的意思说:

    “镯头你还是收下舅母和阿姨我自会再准备一份。”

    万老太太长长地吁一口气她很感安慰因为在她想来杜月笙终于有了出息了不管怎样在他的心目中亲戚总是亲戚俗话说得好“皇帝还有草鞋亲”呢。

    在同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