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一卷 大战之前 第一章 心得1

    远东的尘埃总算落定,而协约国方面这时候却得到了一个让他们哭笑不得的可靠情报----德国人无意于插手目前的巴尔干冲突,受此影响下,奥匈帝国也同样不会大举公然支持保加利亚。英法俄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巴尔干诸小国已经率先动手了,罗马尼亚从北边打了过来,黑山也完全公开了自己的立场,坚定的站在了塞尔维亚一边,并直接出动了大军,塞尔维亚和希腊也不甘示弱,出动了全部的主力,奥斯曼帝国眼见有便宜可占,当然不会错过,大军还没来得及充分动员便踏上了征程。在四面受敌的困境下,保加利亚国王斐迪南一世不得不宣布投降。

    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布加勒斯特条约》很快签订。根据条约内容,塞尔维亚则得到了华达马其顿,其土地包括了比托拉和科索沃等地,而人口也一下子增加了一百多万。希腊得到了爱琴海马其顿,人口则由二百多万增至四百多万。至于战败国保加利亚,则得到皮林马其顿,人口只有十余万。看上去这也没什么,不过,保加利亚在战争失掉了在上次巴尔干战争所得的土地,以及自己原有的大片土地,包括了色雷斯的大部分及南多布罗加。罗马尼亚也通过战争得到了北多布罗加,因而得以接近黑海。至于奥斯曼帝国,在稍后单独签订的《伊斯坦布尔条约》中取回了亚德里亚堡,总算也挽回了一些颜面。

    保加利亚这一次是鸡飞蛋打,对原来的盟友俄国的仇恨达到了极点,对塞尔维亚等国也同样充满了愤怒,虽然现在还敢怒不敢言。与奥匈帝国的关系却更加紧密了。斐迪南一世暗下决心,矢志报仇,而且在他看来,只要搭上了德国这班战车,复仇之日便不再遥远了。

    至于塞尔维亚。两次巴尔干战争它出力最小,收益却是最大的,实力大增。也越地颐指气使起来,便是奥匈帝国也似乎不再放在眼里,两国间彼此地仇恨正在急剧升温。

    打了打胜仗,英国人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如果早一些知道德国人的态度,那么远东的战争就不是这个结局了,至少日本可以放手一搏,不管中国那个大总统再怎么厉害,中国毕竟贫弱已久。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改变的。中国人的汉军实力地确让人刮目相看,但也就如此而已了,他们还不可能是日本人的对手,如果战争规模能够扩大,自己对于日本能够进行有效的财政援助,至少也可以摸清汉军地底,甚至可以通过有效的军事压迫,把中国人逼到自己的阵营里来,不过现在说着些都太晚了。连条约都签署了。日本人正忙着处罚那些不听话的军官,总不好自己赤膊上阵吧。

    从军事方面考虑。远东的这场残酷的战争其意义是要远远高于巴尔干的那两场小打小闹,一些军事观察家已经声称其对未来大战的影响甚至过了几年前的日俄战争,列强们都在忙着总结自己地心得。

    先自以为大彻大悟地俄国人,他们为自己的心得而沾沾自喜。在俄国人看来,中国人能去的战争的胜利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秘诀,无外乎实际中了绝对优势的兵力,以多打少,胜之不难。尼古拉二世已经野心勃勃的计划着在未来几年内将6军的常备军扩充至两百万,到了那时,他的俄罗斯帝国将是战无不胜地。至于战术方面,俄罗斯地将军们似乎也颇有心得,步兵在对阵骑兵时,除非拥有绝对优势,否则是根本抵挡不住的,因此哥萨克骑兵有必要得到进一步加强,那是俄国与其他国家能够拉开距离地根本力量,至于步兵,马克沁机枪是一种很好的防御性武器,但也仅此而已,马克沁过于笨重,而俄国自产的马克西姆更加笨重,是不能用于进攻的,子弹是一种疯狂的玩意儿,只有刺刀才是可靠的,将军们已经下达了命令,将刺刀的重要性写入步兵操典之中,当然,不写也没有关系,毕竟俄罗斯的军官和士兵绝大部分都是纯文盲,即便是写上了他们也完全看不懂。

    法国人最关心的当然还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