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二百六十六章、拦路酒

    版旅游介绍上都写着,美丽大方的苗家姑娘“云云小猜腿的旅游的介绍中还加了“英俊爽朗苗乡小伙”云云,但是这一路上遇见的年轻人真不多,途中遇到的几个民俗歌舞表演队中,演员以大叔、大婶。

    江流转了一个弯,依山临水之处露出一个码头,有石阶层层而上,望见了目的地勾滩苗寨。

    有两艘船刚刚靠岸不久,正有一群戴着小红帽、老干部的摸样的人走进山塞。

    等游方他们下了船,在码头的石阶上遇到了苗寨拦路迎宾的乡民。迎宾为何要拦路?因为他们手里有酒。是自酿的米酒,据说象征苗塞人热情好客的习俗。

    传统上确实有这种习俗,苗寨地处深山交通不便,平时极少有客人。无论是行商还是信使,到寨子里来都会很受欢迎,寨民会送上自酿的美酒拦路迎宾,热情的让人无法拒绝,酒量不好的客人在路上恐怕就会醉倒。

    今天这里已经是旅行线路上一个固定的景点,拦路迎宾酒也成了一个固定的旅游节目,客人不是太少而是每天络绎不绝。导游在船上就提醒大家,团费中不包含酒钱,费用自理。有人惊呼道:“喝酒还要钱?不是说苗寨好客,拦路送酒吗?”

    游方在一旁哑然而笑,凡事有度要搞清楚状况,每天这么多游客上苗塞旅游,假如都按老规矩来小每人都要拦路送酒,谁家能送的起啊?

    导游则解释了喝酒的规矩。进塞之前要过九关,也就是九次拦路。假如实在不喝酒的话可以喝迎宾茶。原先寨子里只有酒,后来照顾不能喝酒的游客才添了迎宾茶。但只要被拦住接过了酒,就得喝,大口或轻抿随意。坚决不喝也可以,但会被苗塞人看不起的。

    至于酒钱多少随意,实在不想给的话,不给也可以,但是,你好意思不给吗?

    导游说到这里船就靠岸了,众人嘻嘻哈哈的下船登阶。摆拦路酒的塞民再多也没有游客多。刚刚来了一个大团,塞民大多都在上面拦老干部呢,因此下面拦路迎宾的人并不多,肯定没法全拦住。游方见势乐得清闲,打算施展身法快穿过去赶上前面那个团,看看师父有没有混在其中?

    见拦路的寨民不多,有的游客也想躲,尤其是一些女同志,还有的游客却不躲,故意凑过去讨酒喝。刚才在船上议论的大叔、小伙们几乎都凑到了一个地方。游方有些好奇的望了一眼,不禁又有点想笑,原来终于见着美女了。

    他们围住是一位苗家姑娘,蜡染蓝衫掩不住婀娜风情,头戴碎花银饰。明眸皓齿顾盼之间带着苗家山水的秀美,阳光下脸色红红的鼻尖有细汗,肤色透出年轻健康的美。

    游方只是看了一眼,就欲纵身从旁边绕过去,然而还没等他提,就觉得眼前一花被人拦住的去路,抬头一看正是刚才人丛中的那位姑娘。他微微吃了一惊,没想到在这里遇见了会家子,这姑娘从人群中闪出来,在自己面前的石阶上站得稳稳的,手中的的酒一滴都没洒,身法、步法相当不错!

    “外乡人,迎宾送酒,你为什么要绕着走?”苗家姑娘微微虎着脸。眼中有不豫之色,递过来一支盛满米酒的牛角。牛角盛酒是苗塞很高规格的礼遇,代表最圣洁的情义,但姑娘的表情却有点不高兴。

    刚才过去的是一群老头老太小姑娘拿着酒没有怎么为难那些老人家。又上来的这一船人中只有这么一条顺眼的帅哥,看形容气度颇为不俗。姑娘一眼就盯上了,不堵他堵谁?

    眼前的姑娘人长得美、功夫也俊。这酒躲不过还是喝了吧,见她虎着脸有些生气的样子,游方不由自主就想起了谢小仙,唉,为了这心头一念,就干了吧!游弃接过牛角一饮而尽,米酒的滋味甜中带着清凉,很好喝。

    喝完米酒将牛角还给姑娘,游方正准备给酒钱,却听见有人鼓掌,抬头一看是那些拦路的苗寨人向着自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