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五章 毛

    想要调和、解决两个民族之间的矛盾其实也不难,作为像汉族这样的强势民族,想要和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改善彼此的关系,只要能做到三点基本就可以了。先要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其次要给与对方一个安定的生存环境,使其寒有衣、饥得食;最后再给他们一个美好的希望,让他们感受到未来的生后会越来越好,这就可以了。

    说起来很简单,真要做到则需动一番心思了,单说这吃饱、穿暖就没那么好解决的。在古时候,老百姓能吃饱穿暖就天下太平,无论哪里都差不多。和夷族比起来,汉族居住的中原地区,其生存环境要好不少,如果生民不聊生的惨状,则多为贪官污吏引的**,而夷族却不一样,他们更多的时候要对抗的则是天灾。

    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夷族对抗天灾的能力比汉族差的很远。汉族以五谷为食,并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储存方式,只要碰上好年景,有一些余粮,就能应对一定程度的天灾。而夷族以牛羊肉为主食,肉类食品保存不易,活牛、活羊又需要有食草供给才行,一旦天灾生,草没了,牛羊也就没了。

    殷丞不是神仙,绝对没办法避免天灾的产生,从这个角度出,他是没能力给草原上的那些夷族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可他又必须给他们这样一个环境,那就只能想办法提高他们对抗天灾的能力。

    要做到这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游牧民族改变生活习惯,像中原百姓一样以农作物为主食,起码要让农作物在他们的食谱上占有一定的比例。让一个民族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听上去好像很难,其实不然。游牧民族并非只好肉类,再好的东西连吃几个月也就腻了,何况要吃一辈子,谷物的香甜对游牧民族也有着不可能抗拒的诱惑力。他们之所以不吃五谷,主要是因为自己无法生产,如果用牛羊交换谷物,又由于运输的问题使得成本上升太大,三头牛换来的谷物只能相当于一头牛的量,这种交换即便是级富豪都要好好斟酌,何况这些还生活在温饱线以下的贫民。

    尽管殷丞现在基本控制了整个大江,通过水运可以大大降低运输成本,但让他从草原运回牛羊,再从江东运出谷物,这依然是行不通的。想要草原和中原两地的基本生活物资进行流通,还必须找到一样高经济附加值的商品作为桥梁,以此来抵消因运输困难而产生的附加成本。而且这种商品不单要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要有一定数量以及稳定的来源,不然也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却解决不了一世的问题。

    寻找这样的商品是个大难题,如果交给别人去办,也许一辈子都解决不了,好在殷丞本身就是个作弊器,对他而言这不是问题。

    殷丞在展棉花经济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这个问题,在他曾经生活的年代,全棉织物和全毛织物是很流行的东西,他一点都不陌生。现在全棉的东西已经被他搞出来了,该轮到全毛的了吧。草原民族蓄养的牲畜主要是牛羊,其中羊又分成山羊和绵羊,一想到绵羊身上那洁白的长毛,殷丞立刻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羊,吃了就没了。羊毛,剪了还会长。二者相比,羊毛产业明显属于可持续产业,孰优孰劣一目了然。羊毛产业的经济价值很高,这只需参考一下欧洲的圈地运动就可以了解了,殷丞对此有绝对的信心。只要羊毛产业能展起来,改善草原的生存问题立刻就能迎刃而解。

    至于说游牧民族会不会按照殷丞的设想去改变?可以假设一下,一只羊能让一家人吃两天,而一只羊剪下的羊毛所换来的谷物,就能让一家人吃一天,那么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择了吧。

    不过,在展羊毛产业之前,殷丞还需要解决一个难题。新剪下的羊毛上黏附着大量的油脂,想要进行纺织就必须对羊毛进行脱脂,不然一切都只是奢望。脱脂,殷丞可不会。

    尽管不了解脱脂工艺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