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四二章荀攸谋叔

    时隔不久,庄门轰然洞开,在庄丁们的护拥下,头已花白的荀衢大步走了出来:“我儿在哪里?”

    荀攸眼中含泪,向前紧走几步,一下跪倒:“孩儿在此。叔父大人一向可好,孩儿给您叩头了。”

    荀衢伸手摸着荀攸的耳朵,手颤颤的:“好孩子,起来,快起来。”荀攸耳朵的那个地方,有一个小小的伤疤。荀攸小的时候,有一次荀衢喝醉了酒,误伤了荀攸的耳朵,荀攸为了避免荀衢酒醒后记起此事而自责,出入游戏时,常护着自己的伤处不让荀衢看到----这个小小的伤疤,却让荀衢自责了几十年。

    叔侄两人相视而泣。这时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走过来向荀攸行礼:“参见堂兄。”

    荀攸一愣:“这是?”

    “这是你弟弟荀祈,字伯旗。”接着荀衢为荀攸介绍着家中的人,把荀攸引进门来。

    “祈弟啊,真想不到,都不敢认了,我离家时,他还不到我胸口高,一转眼,都大小伙子了。”

    “是啊,一转眼,你离家都十年了。听说你现在在并州?”

    “是,孩儿在并州担任长史之职。”

    “好孩子,有出息。伯旗,好好和堂兄学学。“是,孩儿记下了。”荀祈在一旁恭谨的回答。

    众人向里走,荀攸不觉问起了家中的事:“叔父,我记得咱家有一株大树来着,好粗好粗的。儿时看到祖父们在那树下讲课来着。”

    “是啊,你高祖和你祖父、叔伯祖们讲课挂云牌的那棵大槐树,去年李榷攻到门前,砍倒那株大树做攻城武器,撞咱家地家门来着。”

    一句话说得荀攸惊心动魄的,想不到日日听经文的大树是这样死掉的:“那后来呢?”

    “后来,你三叔和十七叔带人坠城而下。把那攻城车给烧了,那一场大乱,咱庄子两万人。活下来的不过一万二,你八爷爷、三叔、十七叔、十五叔、二十六叔……咱这一家子死了大半。还好周围各县的荀氏族人还有陈家、钟家等人都赶来营救,不然咱们是见不着面了。还是当初你文若叔(荀)说得对,方今乱世,颍川四战之地,易受兵冲,想不到他的话会应验得这么快……算了,不说这些伤心事,今天你回家来,是件大喜事。咱们好好地庆贺一下,祈儿,去安排杀猪。”

    荀攸觉得自己这十年来跌荡起伏,就够不容易的了,想不到家乡更是这样悲惨。

    “叔父,我的孩子怎么没有看到?”荀攸环顾间,没有看到儿子荀缉。不由问了出来,大前年,荀攸决定铲除董卓地时候,秘密派人把荀缉送回了老家,随荀衢生活,没见他接出来,荀攸不由问起。

    荀衢叹了口气:“那孩子,体弱多病,我不敢让他出来。多聪明一个孩子,怎么就不爱吃东西不长个子呢?”

    一时进门。荀攸的儿子荀攸迎了出来,这孩子才十岁,生得黄而且瘦,见人怯怯的,好半天不敢叫荀攸,这让荀攸心中一阵阵犯酸。在雒阳时。自己只顾忙宫中府中之事。有一次三天没有回家,孩子病了都不知道。这是那次落下的病根儿。

    家人团聚片刻,荀攸心中有事,荀衢看了出来,他把众人打出去,问道:“攸儿,你心里有事。你这次回来,不是探亲,说吧,怎么回事?”

    荀攸苦笑一下,在旁人面前,他可以滔滔不绝的说上几个时辰,可以义正辞严的讲没用的慌话而让人心动,可是在荀衢面前,他却说不出来。

    荀衢笑着的面色渐渐沉了下来,他走到门前,向外看了看,然后转身,这时,他已不再是那个慈祥的叔叔,而变成了一个威严的族长。

    “荀攸,你有什么大地举动么?”

    荀攸知道,荀家人个个都是聪明过人的,自己这个叔父,未见得比自己和荀的智慧稍差。他主持这一大家子的事务,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