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三章:因陀罗之雷(四)

    (四)

    2oo4年4月28日在一年一度的印度6军司令官会议上当时的6军参谋长维吉上将正式宣布了印度6军“冷启动”新作战理论。以此为标志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印度6军作战理论终于浮出了水面。

    在借鉴、吸收和研究美军高技术条件下“空地一体作战”和“快决定性作战”理论的基础上印度针对其周边环境和自身的军事实力确立了在现代化战争中先制人的进攻作战思想。而2oo7年12月8日所爆的印东战争(此后史学界有多种看法:其中中国学者比较倾向于称2oo7年12月8日至12月24日之间的冲突为印(度)东(盟)战争)正是对这一作战理念的最好阐述。

    所谓“冷启动(netbsp;start)”作战理论顾名思义既要求国家军队能像计算机冷启动一样在最短的时间内迅完成部队的动员、集结和部署并在第一时间内对敌动先制人的打击敌方其基本涵义为:

    一、先制人:按印度6军高层的理解在实施“冷启动”作战理论的过程中印度完全可以根据形势和需要在国际社会干预前对敌方不宣而战迅实现作战目的。在印东战争开始前的24小时内印度前沿三军均已接到作战的指令。实际上战争远比宣战提前了不止24个小时。

    二、“闪电式”进攻作战:印度6军按照“冷启动”作战理论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动员、集结和部署但实际上其前沿准备已开展了一个多月了故而在第一波的“闪电战”的攻势--对敌所动快进攻作战中印度军队完全可以猛烈的火力和精确打击最大限度地瘫痪东盟军队的有生力量剥夺其的反击能力。

    但是实际上印度6军在战争开始后的前48小时内基本仍处于行军状态。东盟军队距离印度6军的进攻起点--班加亚齐最近的部队是驻扎在距离其5oo公里以外兰都市的柬埔寨第41工兵营印度北翼的第9机械化步兵师和第93装甲旅大部分部队在第一天内都以武装游行的模式在赶路。而这一情况在印东战争初期的苏门达腊地面战中几乎一再上演着。

    三、快机动、多点进攻。印度军方要求其精干的作战部队应快机动至敌境内对敌境内的不同目标实施打击陷敌于被动。按照印度远东战区总指挥印度空军阿塞得.普拉什中将原先所拟订的作战计划印度部署在班加亚齐的地面部队应以主力投入跨马六甲海峡的登6作战直接将战火在东盟联军的本土点燃而以小部分兵力用于苏门达腊岛的地面作战钳制东盟6军。但是由于国际环境、大规模渡海作战的风险性等因素。印度政府最终选择了比较保守的正面推进战术。

    当然按照“冷启动”作战理论具备快机动和打击的能力特种部队应在战争中担负起更多的任务。在战争开始后的2个小时内印度特种部队的两把利箭:印度6军伞兵突击队和海军特种作战部队便由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秘密基地出深入泰国和马来西亚两国境内展开特种攻击行动。

    印度6军的伞兵部队是世上最古老的空降单位之一。第一个印度伞兵部队于1941年5月15日当时英国殖民政府的认可1941年1o月第5o印度伞兵旅成立其中包括第152伞兵营(印度)、第151伞兵营(英国)和第153伞兵营(廓尔喀)。

    1944年英国政府决定要成立一个师级单位(第44印度伞兵师)在此同时印度伞兵团的编制也被认可为实质上独立的单位。1947年英印帝国的分裂导致伞兵单位分割于印度和新成立的巴基斯坦之间。第5o印度伞兵营立即卷入了克什米尔的战争时间是1947年至1949年。

    在1965年印巴战争期间有一支特殊且独立的游击队兴起1966年7月1日第9伞兵营成立。一年之后第9营的一部分分离出来成立第1o营每一营皆有3个连级的次单位命名为‘群‘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