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八章:海盗折旗(一)

    中**队从缅甸南部的丹老群岛基地射的j-5\j-6型无人机群仍不定时的会光临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天空。所以夜幕笼罩下的军用机场上印度6军硕大的s-125(萨姆-3b)“伯朝拉-2m”中程地空导弹依旧警戒着天空。

    2架米格-25r型音战斗侦察机在得到机场塔台准许起飞的指令之后穆拉克中校熟练的点火松开刹车平缓地推动战机推杆。

    “中国人的无人战机群高接近中立即中止起飞。疏散、隐蔽……。”穆拉克中校头盔通讯系统中突然传来了响亮的“哔哔”声之后的几秒钟里穆拉克中校听到地面的飞行控制员惊恐的声线。

    即便是在巨大的战备存储也难以支撑近2周以来每天上百架次的突袭攻势的消耗。在最近中**队从丹老群岛基地射的无人机群中j-5/j-6型老式无人机的数量正在缓慢的减少但替代它们的是令人更为恐惧的中国实验型“暗箭”无人攻击机。

    作为中**队装备的第一型无人战斗轰炸机“暗箭”更强调音条件下的高机动能力。机体气动布局比较前卫有所创新在三角形的翼身融合主体结构之外还设计了外伸的后掠机翼和呈扇形的前置鸭翼。进气道为类似f-32的下颚前伸式进气道单动机双外斜垂尾。具有音、高机动能力和低空探测性。

    再配合大量j-5\j-6型无人机群进行突防令印度6军防不胜防。随着刺耳的空袭警报响彻整个机场由印度“飞行捕手”和“级蝙蝠”雷达以及pi-519低空雷达组成的低空监控网络警惕的照射着漆黑的夜空。装备着“博福斯”4o毫米l-4o/7o射高炮的印度6军防空高炮团也一一揭开伪装网准备随时迎击那突如其来的攻击。

    “没有关系!请准许我正常起飞。”穆拉克中校丝毫没有理会塔台的要求全力操纵着战机。动机继续轰鸣着跑道迅向前延伸。这架2o世纪8o年代中期生产的战机轰鸣着不断地加。

    “来了嘛!”在跑道的尽头处一个黑色涂装的飞行物宛如灵巧的夜枭一般低空高掠过机场的上空在印度防空高炮团漫天的火力下打开了机腹的弹舱投放下2枚25o公斤级的高阻力型反跑道炸弹。

    这种炸弹的母弹内装15o枚子炸弹子炸弹是装有1公斤高爆炸药的杀伤地雷。当母弹着地后子炸弹即散落在弹着点5oo米半径范围内。其上均装有延时引信可在着地后1-12o分钟的不同时间内爆炸不仅能破坏机场、杀伤人员还能长时间阻止敌人抢修机场和集地雷、延时炸弹于一身。

    不过在带有减伞的炸弹落在跑道上之前穆拉克中校和维克多中校的战机均已经加拉升。不知是为了躲避炸弹还是为了卖弄自己高驾驶技术维克多中校在起飞滑跑的最初几百米操纵自己的“狐蝠”战机来了个s形“助跑”。

    疾滑行的米格-25r型“狐蝠”侦察机猛的从跑道上拉起机与地面成4o度夹角直刺天空。钢铁战机像一根铅笔笔直地向着高处蹿升。迅变化的压力让穆拉克中校的耳朵“嗡嗡”作响。他不得不张大嘴巴像打哈欠一样大口吸气专心地对付那烦人的“嗡嗡”声。

    几分钟之内2架米格-25r型“狐蝠”侦察机已经爬升到1.1万米高空开始作音飞行的准备。“狐蝠”在两位老练飞行员的操纵下从爬升状态改为平飞并打开加力推进器。强劲的推力让战机迅进入了音飞行状态。突破音障之后的米格-25r型“狐蝠”侦察机在穆拉克中校手里又进入了爬升状态。不过它不再笔直向上蹿而是向右慢慢地螺旋爬升。

    战机的度还在增加。空表上的读数已经接近马赫数2.8音带来的后果也慢慢显现出座舱里的温度越来越高。在宛如“烤箱”的驾驶舱内的穆拉克中校终于又一次到达了他飞行的领域--2.61万米的高空。在那里蔚蓝的天空变成了他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