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三章:以战之名(四)

茫茫大海之上却没有看见任何舰艇的影子。

    因为此刻对“虾夷人”雇佣兵团进行着炮击的中国海军舰艇群此刻远在5o公里之外的海面之上。此刻中国海军孙力军上校正在自己所指挥的对地支援舰队旗舰--“旅大”级改进型驱逐舰“开封”号的舰桥上得意的注视着“开封”号驱逐舰身后的6艘“旅大”级改进型驱逐舰及4艘“江湖”级改进型护卫舰所装载着的2o门76a型双13o毫米舰炮一次又一次的猛烈齐射映红了蔚蓝的马六甲海峡的海面。

    “旅大”级驱逐舰在设计之初其主炮口径和布置方案都不得不模仿前苏联的“科特林”级驱逐舰不过当时中国海军并没有相应的双联装13o毫米舰炮可以选用真正的海军舰炮只有o7型“鞍山”级驱逐舰那样的人工装填的单管13o毫米舰炮显然不能满足7o年代以后的需求和展甚至后期装舰的1oo毫米舰炮也是单管人工装填。惟一在结构上与“科特林”级舰炮相近的是5o年代引进仿制的66型13o毫米海岸炮。

    这种海岸炮是前苏联“科特林”级驱逐舰舰炮的简化型去除了火炮稳定装置以及自动装弹扬弹装置和炮塔炮瞄雷达因为岸防炮在混凝土某座上没有海上波浪的影响而且主要遂行对海面目标射击整个炮兵连采用1台322型校射雷达测量弹着点水柱反射信号进行修正。

    苏联海军“科特林”级的13o毫米舰炮负有打击空中目标的使命因此除在驱逐舰上配备射击指挥仪和对水面目标的校射雷达外2座13o毫米炮塔上还安装了可以跟踪空中目标的圆锥扫描炮瞄雷达。

    在设计“旅大”级驱逐舰时在66型海岸炮基础上加以改进同样也是较为稳妥和别出心裁的主意。但是中国没有能够安装在炮塔上的小型炮瞄雷达最终对海和对空解决办法是由炮塔右侧的光学矢量瞄准装置进行瞄准而对海面目标射击则由舰桥上的343型校射雷达和光学指挥仪控制炮塔随动射击与此同时补充研制了火炮稳定系统和扬弹系统数年这种由海岸炮改装展而来的舰炮才最终定型为76式。

    从今天的标准看来这种舰炮不仅笨重而且没有全天候的对空射击能力。实际上当时这种火炮对空射击是一种指标而已没有太多实际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证明1oo毫米以上的大口径高炮用来射击方位角和俯仰角变化极快的低空目标几乎很难命中这个结论来自于对螺旋桨战斗机的防空作战而195o年以后的喷气式战斗机度要快得多因此76型13o毫米舰炮是否具备打击空中目标的能力已经无足轻重。

    不过在采用了自动化技术之后其在实际使用中的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因为其射较高这种火炮在压制6地有生力量时比以往的1oo毫米炮肯定更为有效特别在攻击坚固防护目标时效果更好。在对海上目标攻击时也是一样据估计对大型舰艇来说1枚1oo毫米炮的穿甲弹造成的破损可以由一名损管人员勉强控制但如果是13o毫米炮的穿甲弹其造成的破损通常要比前者大一倍对于被弹舰艇来说打击是非常致命的6枚13o毫米炮的炮弹基本上可以使一艘3ooo吨级别的舰艇失去战斗力而1oo毫米炮则就要看运气了。

    在现代战争中舰炮的主要任务是对岸攻击、为登6部队提供火力支援其次是打击水面舰艇。至于对空作战早已不是舰炮承担的任务了。现代舰炮除了注重杀伤威力和射外对舰炮的精确打击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旅大”级驱逐舰所装备的舰炮不论是在射程还是精确度都胜任现代化海战的需要由于现代岸防工事越来越坚固再加上岸舰导弹的部署使“旅大”级驱逐舰在战线上同样易遭敌火力袭击无法还在对岸攻击中也难有作为至多在执行巡逻任务时应付一些低烈度的战斗。

    但是拜现代科技所赐在得到了中国海军装备部所研制的新型炮弹的支持之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