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四章:破其卫城(二)

反应之外各大军火生产企业都很清楚中印两国战力之间的差距并不是简单的一两种型号的武器可以弥补的。将先进的武器装备出口给印度只能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创造一个中国制造远胜于自己的神话而已。当然冷战之后除了俄罗斯之外欧洲各老牌军事强国没有再保留其庞大的军工生产线也是原因之一。

    所以除了获得2o架法制“阵风”f-2型战斗机、1o架jas-39“鹰狮”轻型战斗机之外。印度空军在新型战斗机采购领域仍不得不依靠俄罗斯军事航空工业俄罗斯显然并不介意印度在军事采购领域的“花心”。

    米格-35轻型战斗机、苏-3omki型重型战斗机、苏-34型前线轰炸机和苏-39型对地攻击机。俄罗斯人为新德里开出了以上的“菜单”莫斯科承诺如果新德里照单全收那么将中国空军逐出战场并非难事。虽然对莫斯科的“广告用语”将信将疑但显然印度已没有更多的选择。

    与印度的窘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工全面的春天。除了有计划的整补前线部队的战损之外中**事工业各集团积极的参与到东盟各国空军的重建和强化工作之中。

    作为中**队在东南亚地区新兴的盟国泰王**队是较早采购中国武器的东盟国家之一。而随着印-东战争的爆遭受全面重创的泰王国迫切中国更多的军事援助。2oo8年1月7日开始第一架泰王国空军所接收的fc-1型“枭龙”轻型战斗机出现在马六甲的天空。

    随后的日子里印度空军残存的前线飞行员们开始越来越熟悉这些陌生的机型。除了泰王国空军之外马来西亚、越南、印尼空军也开始普遍的装备了这种来自中国的轻型战机。不过这些刚刚抵达战场的新锐战机仍主要担负着战场的巡逻和警戒任务攻击和拦截任务仍由中国空军担负。

    即便如此面对逐渐恢复元气的东盟空军。印度远东战区开始日益感觉到压力。在补充的新型战机形成战力之前印度远东战区的空中力量已经锐减到开战以来的最低谷印度空军在战区所保有的战机已不足12o架。除了俄-印联合组建的“方块-a”中队之外印度在马六甲的天空已经没有象样的空中力量。

    又是一次充满危险的低空突入2架米格-27型战斗轰炸机的讯号清晰的显现在印度空军德那巴汗上尉所驾驶的苏-35型战斗机的雷达屏幕上。这是一种印度空军近期常用的战法由2架米格-27型战斗轰炸机或“美洲虎”攻击机组成攻击编队。由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上的机场起飞以保持在2oo米以下的低空飞行状态避开中**队在缅甸沿海的电子侦察向南突入马六甲海峡攻击有价值的海上目标或向北转向进入马来西亚槟城周遍地区攻击中国6军的地面目标。

    而“方块-a”中队的苏-35型战斗机则充利用其大功率的机载雷达充当小型预警机同时在攻击编队遭遇拦截和撤退时承担拦截任务。虽然低空飞行和无线电静默可以抵消中国人无所不在的雷达和电子侦察但在突入战区后却极易遭到中国6军地面防空火力的拦截。

    虽然每次出击之后印度军队总会大肆宣扬己方的战果。成功摧毁中国6军装甲部队集结区域、地面指挥中心、直升机野战机场、后勤枢纽的战报频繁的出现在机场的宣传栏上。但是德那巴汗上尉却有理由怀疑对善于伪装的中国6军而言以大量精锐飞行员的生命为代价摧毁的目标中有多少是毫无意义的假目标。

    不过对于飞翔在敌方地空导弹最大射程之外的“方块-a”中队而言这样的任务是鲜有危险因为中国空军打目前为止还没有可以正面匹敌苏-35的战斗机出现。每当印度空军的攻击编队撤出战场时中国空军高追击的战机一旦现“方块-a”中队都会理性的选择的退避。德那巴汗甚至有时怀疑这种低空突防的战术是不是印度空军的钓鱼战术。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